入纸申请两周无回音 惠州港商盼放宽检疫

2020-05-1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为逐步重启香港经济命脉,港府正接受内地设厂港商回港后获豁免强制检疫的申请,每家企业最多两人申请。不过,有在惠州经商的港商指,向政府申请约两周后仍未获回覆,即使成功申请后仍须考虑内地方面的入境安排,感到「情况有些混乱」,盼港府可再与内地当局商讨放宽内地检疫措施。

根据工贸署的最新数字,内地设厂港商的豁免类别,最少已经批出约三百二十宗申请,涉及约六百名人士,反映每家申请企业都几乎尽上限的名额。在惠州设厂生产高端产品零件的香港晶体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李锦雄透露,自港府公布新豁免安排不久,已经为其两家公司入纸申请四个名额,惟至今仍未接获政府回覆审批进度,盼政府可提供渠道互相沟通。

他指在港准备文件申请并不困难,问题较大是内地方面,即使其员工成功获得港府批出豁免强制检疫的申请,惟惠州当局暂时仍要求入境港商再提交文件,逐次申请,形容「情况有些混乱」,故需要谨慎考虑会否派人来往两地,盼政府可与内地当局协调帮助港商。

中港两地的强制检疫令亦影响本港建造业界。泓亮谘询及评估董事总经理张翘楚表示,本港上市公司于国内有建筑项目,一般会选用香港的测量师行,惟在新冠肺炎扩散后,本港测量师难以返回国内,部分工序难免受到影响。他称,测量师的工作范畴相当阔,细分下多个类别的工作均需要实地视察,例如当上市公司需要进行收购或合并内地项目等,测量师需要到现场为物业估价,惟近月因应疫情未能往返国内,因此部分工序唯有委托国内机构进行。

香港建筑师学会前会长陈沐汶亦指,由于本港的建筑原料或半制成品等,普遍均于国内生产,当中包括本港政府近年积极推动的过渡性房屋,一般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其预制组件亦于国内生产,及后再运往本港,惟部分工序需要由本港业界代表亲至监督在能进行,因此若现时情况持续,预料亦会窒碍本港过渡性房屋的发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