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豁免检疫 首周批逾600人

2020-05-1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随著香港与内地疫情逐渐回稳,港府本月四日起再扩大豁免检疫类别,涵盖在内地设厂的港商,回港后可获豁免十四天强制检疫。措施推出至今两周,工贸署向本报提供最新数据显示,在接受申请首周,当局已批出约三百二十宗申请共约六百名人士。不过,商界指内地仍未同步放宽十四日检疫限制,令厂家未能因应新政策受惠,即使申请了豁免亦未有启程返回内地,形容「人人都好心急」。政府消息承认,因内地当局考虑到本港近月仍录得零星确诊个案,粤港澳三地互认检疫认证安排,还须再从长计议,观望多些情况再作安排。

现时从内地入境香港,需要接受十四日家居检疫,不少商界反映影响他们往返两地经商。随著两地疫情缓和,本港欲逐步重启经济。港府本月四日起再扩大可豁免强制检疫的人士或类别,当中包括在内地设厂的港商,并已经录得成功申请个案。工贸署回覆本报查询时指,截至本月八日,上述两个豁免类别共接获超过二千二百宗厂商的申请,并批出近三百八十宗申请,涉及约七百名人士。

署方又指,获批的申请当中,有五十四宗申请,共涉及九十八名人士因为符合政府三月最初的豁免类别而获得批准。至于本月四日的新增豁免类别,在接受申请首周,已有约三百二十宗申请,涉及约六百名人士符合申请而获得批准。根据入境处资料显示,主要往返内地关口的深圳湾口岸近周出境人数徘徊在三、四百人,远比早前约二百多人增多。

虽措施已实行一段时间,惟业界普遍认为未能发辉成效,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吴宏斌表示,虽现在港府已放宽政策,惟内地当局未有配合,除少量有地方政府担保的人士外,其馀北上港商均需隔离,致多家厂家均大失预算,未能因应新政策受惠,部分即使申请了豁免亦未有启程返国内。

他称,现在多家厂商均希望返回国内处理业务,形容「人人都好心急」,惟只有中港两地达成协调方案,才能让新措施达到预期效果,若现时情况持续,相信中小企的处境会较大公司为差。

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称,近日接获业界多宗求助,并已向中联办反映业界的诉求。他指出,由于港商在内地设厂,于当地工作的职员主要为前线工人,至于管理层及技术人员普遍留在香港,有需要时才北上监管,惟现时港商多月来未能返回内地,部分港商在内地业务已经出现问题需即时处理,惟因应返内地需隔离而受阻。

邵建议,港府与内地当局可以达成共识,选出两地政府均愿意接受的医院,让两地市民只要在该指定的医院进行病毒检测,过关时出示相关豁免证书就能获两地承认,从而解除两地限制。

特首林郑月娥上周透露,正研究有优先次序地放松跨境人流往来粤港澳。消息人士补充,港府正研究三地互认检疫认证安排,亦理解港商等人士争取返回内地时亦可豁免检疫,政府一直与内地商讨,但因应香港再现本地感染个案,情况有变,且内地疫情已好转,相信内地当局也关注大量「放人」入境会否引发输入案例,要有控制措施,政府密切留意会否再现社区感染个案,继续与内地商讨。

食衞局局长陈肇始表示,粤港澳三地正讨论如果三地疫情缓和,如何可互认彼此的检疫安排,包括互认方式和开始时间。她指三地有不同检疫做法,正交换资料,如内地的实施健康码,至于健康码如何使用、香港如何能互相配合等,仍在商讨,有具体做法和时间时会适时公布。

她亦期望可有条件缩短抵港人士的检疫时间,若抵港人士病毒测试呈阴性,可有条件缩短检疫时间。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