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欣促政府设中医车队

2020-05-1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博爱医院自二〇〇六年开始,在不同屋邨推出中医流动车服务。去年中开始,曾任食物及衞生局政治助理的立法会议员陈凯欣夥拍博爱医院再多推六个服务点,更突破限制,首次在人多繁忙的街道摆放中医车惠及街坊,并创下多年来的求诊人次纪录。陈凯欣指出,经验反映中医受欢迎,而医管局服务经常都爆满,医疗车有效分流庞大需求,促请政府带头建立医疗车队善用中医人手。

中医医疗车穿梭十八区,去年四月至今年三月服务人次逾十八万九千,提供普通科、针灸科及骨伤科等服务。去年五月开始,陈凯欣跟博爱医院合作,再于六个地方扩大服务,使服务点增至一百六十七个,医疗车每周到访每个服务点至少一次,其中一个新地点是深水埗南昌街。陈凯欣忆述,当时石硖尾健康院搬迁,希望维持区内医疗服务,因此硬着头皮联络博爱医院。

「中间过程是身心疲累,要找地方有电供应给流动车,要找地方停泊车辆,政府部门又要不反对。」她指,第一个选址原为石硖尾巴域街一所学校外面,博爱医院愿意承担电费,但学校仍然拒绝提供电力支援,终告失败,之后转到车水马龙的深水埗南昌街,为医疗车首次在街道设服务点,幸好街旁店铺支持,「曾经试过连铺头的电力都拖垮,可能因为夏天热开冷气,但是良心店铺好好,知道是为街坊,如果无电根本做不到。」

陈凯欣称,该服务点营运后,单日曾有三十九人求诊,打破博爱医院多年来纪录。过去一年,他们亦在何文田窝打老道、九龙塘马可尼道、石硖尾南山邨、石硖尾大坑东邨、启德德朗邨增设服务点。

博爱医院流动综合中医诊所高级行政主任梁正龙指,德朗邨多年前入伙时,已向房署申请摆放中医车,但当局以区内已有中医房驻中医师为由拒绝,透过陈凯欣及当区区议员张景勋的协助,今年一月终在当区服务街坊。张景勋指,虽然同区已有中医服务,但事实证明中医车受市民欢迎,而且八十元已有两日药,价钱大众化。

陈凯欣指出,公立医院的普通科及专科门诊服务供不应求,而中医车会安排同一个医师照顾居民具连续性,「家庭医生中医都做到,每次都看这个医生」,认为政府应带头建立医疗车队做好基层医疗。记者 朱海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