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勇盼市民炎夏坚持戴口罩

2020-05-1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新冠肺炎持续,惟炎炎夏日,街上少了不少市民戴口罩。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一项利用仓鼠进行的研究显示,戴外科口罩能有效将新冠状病毒传播率由六成减至两成,病徵亦会较轻微,反映戴口罩有助减缓新冠病毒于社区传播。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研究推翻不少外国专家及本地专家的「口罩没有用论」,但留意到近日街上少了人戴口罩,明白夏天带口罩很热,但希望市民在室内亦要戴口罩。

研究由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与其的团队进行,研究人员安排五十三只金黄敍利亚仓鼠作测试,将接受攻毒实验、带新型冠状病毒的仓鼠及无接受攻毒实验的仓鼠,分别放进封闭格内的两个笼子七日,两笼之间由有孔隔板隔开,并设风扇,单向气流可从染病仓鼠的笼子经隔板进入另一笼子。

研究发现,没有使用外科口罩分隔的仓鼠,健康仓鼠感染率为六成六。而有外科口罩分隔者,仓鼠感染率会降至二成五。研究亦发现,如果单用外科口罩分隔已接受病毒感染的仓鼠,健康仓鼠的感染率更显著降低至一成六。

港大微生物学系临牀助理教授陈福和补充,由于实验过程中未有更换过外科口罩,估计如每日换一个口罩,感染率会更低。他又指,有口罩阻隔下染病的仓鼠,体内病毒量较被注入病毒的仓鼠低约十倍,故估计其染病的日期亦较迟。接受攻毒实验的仓鼠有气促、不太郁动、毛竖起及全身卷缩等表徵,陈福和表示,有口罩阻隔下染病的仓鼠,活动能力亦较佳,未必有气促,反映佩戴口罩染疫者的症状会较轻微。

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认为,研究推翻不少外国专家及本地专家的「口罩没有用论」,亦反映如果受到感染的人士戴口罩,效果更好。袁国勇续指,据微生物学系人员早前观察发现,市面由九成七人有戴口罩下降至只有九成戴口罩,估计是受天气影响。

他强调,虽然病毒在高温存活时间较短,紫外光亦或有助消灭病毒,但因为市民会走入室内,故不代表夏天的疫情会纾缓。他又指,明白市民在炎炎夏日要戴上口罩十分辛苦,提醒市民如在户外不戴口罩,必须要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而进入到室外、有冷气地方则应戴上口罩。记者 吕颖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