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首用大數據分流中風病人 花20秒能大減死亡率一半
2018-05-08 19:22
醫管局前年約有7000宗中風個案,當中約1成3約980宗個案涉及大血管栓塞。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曾永馨基金教授(臨床神經科學)梁嘉傑指,大血管栓塞是中風最致命的因素之一,拯救黃金期僅有6小時,死亡率高達4成,即使能及時拯救,大部分病人身體機能亦難以恢復正常。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統計及人力規劃)徐麗卿表示,醫管局上年8月與港大醫學院合作,首次利用大數據,將病人基本數據、醫學數據、圖像掃描等多種因素置入模型,從而讓系統自動進行分析,計算病人大血管栓塞的機會率。
梁嘉傑解釋,即使中風病人有6小時黃金拯救時間,但因醫院中風病人眾多,難以及時安排所有病人進行更深入的血管造影,以判斷是否大血管栓塞,因此透過大數據分析,系統料約20秒便能得知病人情況,便可及早找出高危病人救治,死亡率減至2成。他強調,大數據系統並非取代醫生的臨床診斷,而是協助醫生為病人情況定出優次,以便即時安排麻醉科醫生、外科醫生等部門進行手術。
是次成果僅屬第一階段,並非真正在臨床使用,研究當中仍面對不少局限,例如研究個案太少、不少數據未能置入系統分析,未來將進入第二階段,冀可更深入分析現有數據,及收集未入院病人的數據作分析。他坦言,第二階段的資金投入料過千萬元,因此希望政府加大力度資助有關研究,令可盡快取得成果,最後惠及病人。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