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力爭上游,保持競爭力,不少人士都會用私人時間進修。不過坊間的學校卻可能存在陷阱,一位朱小姐報讀1萬元英文課程,當時介紹指由外籍老師一對一會話指導,怎外籍老師課程,原來是「持澳洲籍華人」,所以也是「外籍人士」,而且表示沒有其他導師可以接替,該學校又強調老師有認可資格。
消委會接獲投訴人朱小姐的個案,她當時相信職員所介紹,於是給予300元留位費,然後又交了3045元第一期學費,但及後發現課程有出入,例如原本指有一對一會話指導,但也沒有外籍老師,職員說華人教師持澳洲籍所以也是「外籍人士」,而且有認可資格,朱小姐雖然該老師英語口語純正,但課程有八成時間講廣東話,不是她所想,而且她要上足四期課程才可領到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令她進退失據,她要求該公司必定要提供「外國人導師」及一對一會話課,否則不會繼續餘下課程。
該公司事後回覆指,一對一會話課在第二期首課進行,但朱小姐缺課,而當日安排朱小姐上課的職員經已離職,消委會調停後只願退回80%已繳學費作和解。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