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夏日須慎防 一文剖析常見昆蟲傳染病

2020-07-29 17:57

夏天最多蚊蟲。網圖
夏天最多蚊蟲。網圖

夏天雨水多,既濕且熱,屬昆蟲活躍的季節,少不免會被蚊叮蟲咬,過程中更有機會帶來細菌和病毒,例如較為人熟悉的登革熱、日本腦炎和寨卡病毒等,都是由昆蟲傳播的疾病。今期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講解蚊叮蟲咬的常見傳染病。

東南亞 登革熱盛行

昆蟲能傳播細菌、病毒予人類,主要是因為昆蟲叮咬了細菌、病毒的宿主,例如雀鳥等動物,受感染的昆蟲再通過叮咬,將細菌和病毒傳染人類。

通過蚊叮蟲咬傳播的疾病不少,常見有由蚊子傳播的登革熱,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鄭嘉怡說:「登革熱是經由白紋伊蚊傳播,較多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和發展中國家出沒,白紋伊蚊較常在早上或中午出現,其他品種的蚊子則較多是夜晚出現。」

香港每年約有30至100宗感染登革熱個案。今年截至5月,香港錄得20宗個案,當中大多數個案由海外傳入,只有其中一宗是本地個案。

二度感染 演變成重症

鄭醫生指出,登革熱可分為4種血清類別(I、II、III、IV型),一般感染登革熱後病徵輕微,甚至沒有徵狀,但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眼窩不適、結膜發炎、淋巴腫脹和關節痛等病徵。

惟患者一旦再次感染登革熱,有機會演變成重症登革熱,她解釋:「患者第一次感染任何一種類型登革熱後,會對該類型產生抗體,但對其他三種類型則有較低免疫力,一旦下一次感染其他三種類型,出現重症登革熱的機會很高,其病情較為嚴重,除了一般登革熱病徵外,更有機會出現出血、肝腫大或腦膜炎等。治療方面,登革熱沒有特定藥物,一般情況會採取支援性治療,以舒緩病徵。」

日本腦炎

另一常見的昆蟲傳染病是日本腦炎,它的名稱令人誤以為日本腦炎從日本傳入,但其實香港出現的個案當中,較多由內地、泰國和印度等地方傳入。

鄭醫生說:「日本腦炎經由庫蚊(Culex)傳播,一般在稻田、豬場等地方出沒。日本腦炎有四至十四天潛伏期,一般病徵輕微,包括頭痛及發燒,但對於兒童而言,染上日本腦炎有機會引發嚴重腦膜炎,導致兒童發高燒和神智不清,死亡率更高達百分之30,康復後也有百分之20至30的機會造成永久損傷,例如腦癇症、智力受損和語言能力下降。」

日本腦炎的治療同樣以針對舒緩病徵為主,而預防方面,若需要到日本腦炎高風險地區,兩個月大以上小童可接種相關疫苗。

寨卡病毒

引致小頭症經由外地傳入的昆蟲傳染病還有寨卡病毒,鄭嘉怡醫生表示,它經由伊蚊傳播,感染後出現的病徵包括發燒,以及關節和肌肉疼痛。

「寨卡病毒有機會導致初生嬰兒出現『小頭症』,影響神經和免疫系統,更有機會患上吉巴氏綜合症。其中男士感染寨卡病毒後,病毒更有機會在精液中生存兩至三個月,存有病毒的精子與卵子結合,會影響胎兒發育。因此若曾到訪有寨卡病毒風險的地方,應相隔三個月後才進行生育計畫。」鄭醫生稱。

蟎、蜱傳播斑疹熱

除了蚊子傳播病毒和細菌, 蟎和蜱同樣有機會傳染疾病。鄭醫生說:「 和蜱通常在叢林、多草的郊外地方出現,若被蟎和蜱叮咬,有機會導致感染立克次體病毒,其中細分為叢林斑疹傷寒、城巿斑疹傷寒、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其他立克次體病(包括斑疹熱),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出汗、結膜炎等等。」

一般感染立克次體病毒病情輕微,大部分人會以為是一般發燒而不察覺,治療方面會使用針對感染立克次體病毒的抗生素,以及進行支援性治療。

《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