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明天,美國對華政策說些甚麼?

2022-05-25 21:31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明天將在一場公開演講,明確表達美國對中國的立場。美國對華政策有沒有根本改變,最重要的是這對世界帶來怎樣的改變?

經過全球化洗禮之後,美國發覺綜合國力倒退的同時,「一個威權的、不屬西方民主體制」的經濟強國崛起了,這就是中國。美西方預期國際秩序將被破壞,1992年宣示全球化來臨、《地球是平的》作者弗里曼(Thomas Friedman)2017年寫了一本預告「逆全球化」的書《謝謝你遲到了》,副標題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主要說什麼?有感全球的科技發展太快,令人更不安的是中國的科技發展太快,弗里曼開始轉以另一個角度思考全球化︰非西方國家,尤其是東方大國乘全球化進步之後,實際對國際秩序和價值,對大自然資源帶來有幾嚴重的破壞。

「如何面對加速時代的劇變?──你的遲到帶來我的從容」。弗里曼其實想說︰「當世界變動得這麼快,當我們置身在這麼多加速前進的力量之中時,你需要暫停,需要靜止,需要反思,需要重新想像」,看來以上言詞不失優雅得體,背後流露「逆全球化」的信息,也夾雜了「去中國發展」的聲音。

翻一翻這本600多頁的書,佛里曼在後半部大談國際政治,第九章《控制&混亂》用直白的方式描繪美國兩大戰略對手,中國與俄羅斯不行西方民主自由人權的一套,是美國敵對的威權國家,兩國對國際秩序構成嚴重威脅,他呼籲美國必須對之採取行動,他介紹一個名為ADD的策略行動。ADD是由擴增(Ampliy)+遏制(Deter)+削弱(Degrade)的三個字首組成的反制政策。美國國防報告5年前把中國、俄羅斯列為美國的頭號威脅,看來佛里曼不再關心地球是不是平的,而是擔心地球是不是會太平。中、美、俄三國是核子超大國,如果出現不可測的斷然軍事行動的話,未來還有可有繁榮;你會否依然樂觀嗎?

美國的ADD正在進行中,無論是拜登總統近日「口誤」承諾保衛台灣,抑或明天國務卿布林肯對中國政策的官樣文章,中美之間已不離「擴增+遏制+削弱」的關係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謝謝你遲到了》推出的同一年,前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以人民大學學者身份在網站發布一篇名為〈「美國世紀」走進歷史,「後美國時代」已經來臨〉的文章,清楚告訴大家,大家不必「為今天我們到底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時代而辯論不休」,其實答案是顯而易見︰「我們已經步入了「後美國時代」(Post-American Era),這意味著所謂「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與「美國世紀」已經走進歷史。我們不僅在目睹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而且也注意到這一劃時代的進程是加速進行的,這已經導致世界秩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對於「後美國時代」,我們跟弗里曼的「謝謝你的遲到」態度可不一樣,我想引用一段膾炙人口的詩詞︰「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據說50年前尼克遜總統在北京會見毛主席時,引用了《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志》這一段,他作出註解︰「現在正是只爭朝夕的時候了,是我們兩國人民去攀登偉大事業的高峰,締造一個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時候了。」

面對「後美國時代」的百年巨變的機遇,中美不要對抗打淘汰賽,也不要什麼ADD,最理想是重拾當年兩國人民合作共創美好的精神,如是者,中美和平共存很多個50年,世界也因此有更多有益的建設。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