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新加坡李氏王朝結束? 第4代接班人黃循財的歷練

2022-04-18 13:14

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近日獲壓倒性支持,接替副總理王瑞杰,成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第4代領導團隊的領軍人物。總理李顯龍確認有關消息,並會聯同黃循財討論最佳選舉策略,有可能是他在大選前交棒,由黃循財帶領第4代團隊出戰,也有可能是繼續由他率隊出戰,勝出選舉後再交由黃循財接棒。

而事實上,除建國總理、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外,當地歷任總理都有提前確定接班人的政治傳統。以第一次政治交替為例,1988年9月4日,新加坡全國大選結束後,李光耀宣布,領導層已達到自我更新的目標。同月10日,新加坡內閣改組,李光耀作為唯一留在內閣的第一代領袖繼續任總理,但他重申準備隨時將總理職務移交給第一副總理吳作棟,吳則提及是他本人要求李光耀留任總理兩年,以便在政治上取得更多指導和幫助,同時作好接替的一切準備。到吳作棟擔任總理時,他很早就表示,時任副總理李顯龍是他與內閣同事明確選擇的下任總理。

現年49歲的黃循財自2011年起擔任國會議員,曾任國家發展部長、教育部長等職。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新加坡政府成立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黃循財擔任工作小組聯合領導人之一,多次親上火線,說明防疫政策。

對於今次新加坡新領導人的使命,深圳衛視直新聞特約評論員陳冰就認為,新加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國小權重高,在世界外交場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東盟、中國和美國之間,具有橋樑和平衡作用,例如李顯龍早前出訪美國,向對方提出中肯的忠告,希望美國不要把俄烏衝突,描述為「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之間的衝突,又批評美國一些人把中方劃到「錯誤的一邊」,在國際社會越來越不得人心。

陳冰指出,現在世界格局正急劇變化,俄烏衝突將重構國際關係,經濟全球化會否倒退,「新冷戰」否會形成,美元為主的國際支付體系會否變化,政治會否淩駕於經濟之上,美國「印太戰略」會否打破東南亞的合作與和平,這些問題能否解決好,新加坡的意見都很重要,新加坡的站位也很重要。因此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的第一大挑戰,或者說第一大使命,就是能否扮演好東西方之間說和勸架作用。

其次是在國際格局急劇變化的年代,能否穩健持重地把握經濟政策,發揮國際金融中心作用,減少人民對政府的依賴,進一步激發創新精神,動員人民為國家的進步獻策獻力,提升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

第三大使命是維護新加坡的多元包容精神,不僅在國際舞台上,就是在內政上也能團結大眾,加深與公務員隊伍的合作,確保政治穩定。從黃循財的背景、以往工作業績和個人魅力來看,他都很令新加坡民眾有較高的期待。陳冰相信,黃循財會成為世界變局中穩重、堅定、德才兼備的領導人。

被問到華盛頓舉辦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的目的,陳冰判斷,美國可能在會議中拋出「印太」經濟框架,迫東盟國家選邊站,從而加強美國與東南亞的全面合作。不過,他認為這個目的難以達成,因為中國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再加上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互補性強、地理距離近、物流成本低、文化習俗相近等因素,雙邊貿易自由化程度持續加深、「一帶一路」建設加速推進、雙方抗疫合作不斷深化,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合作卓有成效。陳冰強調,正是這些因素的多層次整合,促成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的持續增長。

他續指,如果中國和東盟早日就「南海行為準則」達成一致,那中國和東盟之間政治、經濟和安全都有了保障,美國是很難撬走東盟國家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美國時,也對美國提出批評,說中美關係雖然以「合作、競爭、對抗」定義,但美國在執行層面卻讓「對抗」佔據了主流。這種立場的合理推論是,新加坡不會站在美國一方與中國對抗的,東盟國家也不會選邊站,不會和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抗的。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