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歐洲第6波感染潮來了 「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英國專家: 「很多人以為大流行已經結束,還早著呢。」

2022-03-18 15:52

2月24日,英國英格蘭地區不再要求新冠感染者自我隔離5天。英國全面躺平,迎來一片歡呼之聲。

據CNN在3月15日報道,「這是當地最後一項防疫措施。兩周後,英國感染數和住院數再次攀升。」

與前一周相比,英國最近一周新冠確診數增加52.4%,住院數增長18.4%。同期重症和死亡數並未顯著增加。

同時,歐盟半數以上國家的每日確診數也在上升。

這引起全球、尤其是美國公共衛生專家的關注。一方面,他們擔心歐洲現狀或成為美國疫情的「明天」。

「另一方面,似乎正在發生一些不尋常的事。在此前的感染潮中,新冠住院數增長往往較病例數增加,有10-14天的滯後。現在,英國的感染數和住院數似乎同步上升,這讓專家們感到困惑。」CNN報道稱。

彭博社報道,戰爭分散了民眾對新冠大流行的注意力。「事實上,整個歐洲的新冠感染率再次增加。」

英國最近7天的日均確診數約為55,000例,不到奧密克戎感染峰值的1/3。需要注意的是,其感染數增加速度,與兩周前該國取消大流行相關防疫措施時的下降速度一樣快。英國3月17日的確診數升到89717宗。

荷蘭、奧地利和瑞士的每10萬人感染數,已超過2000例。

當地時間3月14日,法國新增確診18,853例,新增死亡為當時近10天來的最高值,達到185例。到3月17日,法國的確診數升到10.2萬宗。

德國將於3月21日取消大部分防疫措施。但該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近日表示,確診數快速增加是一個「危險」信號。

據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數據,該國每百萬人確診數已從3月2日1,570例低位,增至3月12日2,330例,日均死亡數在250-300例。到3月17日已升至3568例。

據Worldometers數據,德國、韓國、越南的最近1周感染數總和,佔全球總報告病例的41.1%。

「歐洲的下一波感染潮開始了。」美國斯克里普斯轉化科學研究所創始人和主任埃里克·托波爾(Eric Topol)教授在社交媒體發帖稱,沒想到第六波感染潮來得這麼快。

「我們對此非常重視。」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告訴CNN。

他已與英國同行進行溝通。後者將近期感染數、住院數同步增長,歸因於3方面。按重要性排序,分別是:

第一,BA.2變異株傳播。這是原始株奧密克戎的亞系。世界衛生組織(WHO)援引丹麥早期數據顯示,相較於原始株奧密克戎,BA.2的傳染力增加30%。在英國等歐洲國家,BA.2致感染數已達每日新增數的一半以上。

第二,防疫措施改變。全面開放,取消口罩令,民眾在室內聚集。

第三,通過疫苗接種或自然感染獲得的整體免疫力在減弱。

在3月11日的例行簡報中,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數據顯示,相較於原始株奧密克戎,BA.2感染數的相對增長率要高80%,但致病性、重症率仍然較低。「目前尚不清楚住院人數為何會增加。」

「住院問題令人費解。對比住院數,英國的ICU床位使用率沒有明顯增加。」福奇表示。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法國、德國。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稱,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法國3月每日感染數或超過10萬例。由於超過92%的12歲及以上者已完全接種疫苗,重症率將維持在低水平上。

德國衛生部長卡爾·勞特巴赫稱,目前需要重症監護的患者數不到2021年峰值的一半。他擔心,約有270萬60歲及以上德國民眾尚未接種疫苗,這使其面臨較高的重症風險。「預計未來幾周內會有更多人死亡。」

BBC於3月15日報道,目前英國新冠死亡率比疫情初期有明顯下降,為0.03%。作為對比,英國季節性流感的平均感染死亡率為0.04%。

在高疫苗接種率和高自然感染雙重保護力下,徹底放開再加BA.2大流行,是否會造成死亡率上漲?美聯社報道,還需要兩周時間,才能看出感染趨勢對住院數和死亡數的影響。

但BA.2在美國大流行,情況或比英國糟。

「歐洲等國新一波的感染潮,也可能發生在美國。」美國巴特勒大學藥學與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奧格邦納亞·奧門卡(Ogbonnaya Omenka)告訴今日美國報。

彭博社報道,污水監測數據已發出「預警」。3月1日至3月10日期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超過1/3的污水採樣點,發現新冠病毒檢出率呈上升趨勢。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克里·阿爾索夫(Keri Althoff)指出,BA.2致感染數佔每日確診數的50%左右,是引爆點。「那時會看到變異株在人群中的影響力。」

克里·阿爾索夫認為,美國一旦發生BA.2大流行,情況可能比英國糟糕。

截至3月16日,英國總人口新冠疫苗兩針接種率為85.6%,加強針接種率為67%。而同期美國的兩針和加強針接種率,分別為65.3%和44.4%。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與公共政策教授加文·亞米(Gavin Yamey)接受NBC新聞採訪稱:「如果現在放開,美國肯定會面臨病例再次激增的風險。」「我們的疫苗接種率和加強針覆蓋率,低於許多歐洲國家。感染數激增極可能轉化為住院人數增加。」

「還要考慮到,有1900萬5歲以下美國幼兒沒打過疫苗。以及,有數百萬美國人受長期新冠困擾。我們仍對之瞭解甚少。」埃里克·托波爾表示。

克里·阿爾索夫分析,在荷蘭,BA.2傳播約1個月後,取代原始株奧密克戎,成為主要流行株。若該病毒傳播速度不變,當它在美國大範圍傳播時,恰逢上一輪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形成的整體免疫力在減弱。

「這一情況在2021年發生過。」《福布斯》發佈專欄文章稱,當年5月,美國CDC根據疫情趨勢,更改指南,放鬆對疫苗接種者的戴口罩要求。1個月後,變異株德爾塔成為美國主要流行株,導致病例激增。

「民眾需要知曉的是,當我們討論‘放鬆防疫’時,並不意味著大流行已經結束。」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黛博拉·富勒(Deborah Fuller)告訴CNN,隨著感染率下降,社交距離等措施或能逐步放開,但必須保持監控和檢測。

「保護必須從接種疫苗開始。」CNN援引福奇發言稱,所有年齡組的疫苗接種率需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兒童。美國CDC數據顯示,約28%的5-11歲者和58%的12-17歲者接種了兩劑疫苗。最新研究支持,總人群接種率進一步提高,未接種者的感染幾率就會下降。

「今日美國」援引專家發言稱,學會與病毒共存,並不意味著病毒消失。

「理想情況下,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方式是,很少發生地方性暴發,病毒傳播不會對社會、醫療系統或大多數人構成威脅。」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流行病學家雷瓦·德南丹(Raywat Deonandan)解釋,比如,在部分地區,水痘和麻疹等病毒一直在以低水平傳播。弱勢群體仍會受到威脅。

3月11日,是WHO宣佈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兩週年的日子。WHO表示,正在討論在何種條件下、何時宣佈結束全球危機,但「還沒有考慮取消聲明」。

近日,WHO還改變了對接種加強針的立場,稱「現在強烈支持緊急和廣泛獲得加強劑量」。去年,該組織曾表示,加強針對健康人來說不是必需的,會導致全球疫苗分配不均。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全球健康高級研究員邁克爾·海德(Michael Head)表示,如果未來幾個月,有更多國家開始考慮打第4針,他「一點都不驚訝」。

「有很多人稱大流行已經結束。」海德說,「早著呢。」

深喉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