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科技創新迎來「末日」?

2021-11-23 22:38

世界經濟出現危險訊號,始作俑者的美國正主導一次全球滯脹,加上中美對立持續,加快去全球化趨勢,科技業面臨50年來的收縮壓力。全球市場縮小,全球科技推動經濟能力不如以前。

拜登總統昨日要求各大國釋出石油儲備,原因是原油價格達到每桶80美元,美國宣佈釋放美國石油儲備,以平抑油價,遏制美國嚴重的通貨膨脹,拜登同時向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提出協同釋放石油儲備,聯手抑制通脹。

美國目前面是「兩個上升」的現象,由於印鈔放水,資金投入美股,納指上周五破16000關口,帶動科技股上揚,與此同時,10月美国「消費物價指數」CPI再求爆升,至6.2%,創1990年以來最高增幅。不過,這不代表美國科技行業一片好景,在當前中美關係對立的情勢下,中美科技戰已經打到中美科技近乎脫鉤,去全球化成為事實,中美各佔一方等如把世界市場欄腰斬半,科技產品服務失去原有的大市場。發達國家包括美國不斷舉債,企業負債也嚴重,財務金融手段已經用盡,在諸多因素下,科技行情真可謂「係咁大」。

近日Google的熱搜名詞是「滯脹」,技資機構高盛、美銀、摩根,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別發出美國「滯脹」的警告,高盛最近下調了今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美銀認為美國長期國債息差的崩潰表明滯脹或衰退正在到來。「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預言美國重演上世紀70年代的「大滯脹」,著名投資者羅傑斯(James Rogers)更斷言全球正逼近「大熊市」。

美國的創新科技氛圍大不如前,大部分人不再對此有過份的憧憬,數字化經濟可能進一步引起美國社會分化。分析指出,貧富不均的日益嚴重與美國科技龍頭壯大有關,例如亞馬遜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零售行業就要損失3個就業機會,在其他被科技巨頭們統治的領域當中,也都存在著類似的現象。

特朗普在任內大力推行美國企業回流本土,一方面是拆除中國建立的生產供應鏈,削弱中國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希望生產線回到美國之後,可以提高就職職位。不過,由於美國工人薪酬高於中國及東南亞等地,企業和工廠將會大幅應用AI等自動化技術,而不願大幅增聘人手,如是者,美國中下層工人難以受惠,令美國社會更加不滿。在美國政府操弄之下,國內矛盾會轉移出外,尤其是針對中國,美國民粹主義不息,美國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國科技的禁制。

中美科技戰不會有緩和跡象,再者美元再撐不著,有可能拖累以科技股領銜的美股爆破,科技創新已難望解決美國的結構性劣勢循環,這可以稱之為「科技末日」。那麼,中國又如何?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習近平主席早已作出的指示;我們的目的是「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然而,2022年對於中美,都將會是非常嚴峻、非常關鍵的一年。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