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解讀中國的創新成就

2021-10-28 22:45

科學無國界,創新無止境。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獨立的創新中心,或獨享創新成果。——《人民日報》,任平

習近平日前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強調,堅定創新自信緊抓創新機遇,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今天《人民日報》刊出近9000字的〈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署名文章回應。「任平」,即代表「人民日報評論」——「人評」的諧音,顯示這篇評論很重要。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聯合國15個專門機構之一)不久前發佈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第14名。2015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第20名。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全國研發經費支出超過2.2萬億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3.3件;2015年,中國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為1.4萬億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3件。

以上數字反映「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中國正在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邁進。今年3月5日李克總理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在過去5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GDP從不到70萬億元增加到(2020年)超過10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什麼的一個概念?2020年是中國艱難的一年,新冠疫情爆發令首季經濟出現6.8%的負增長,與此同時美國仍然對中國實行經濟、貿易、科技的「極限施壓」,不過,輕舟已過,中國2020年GDP達100萬億元,大概與美國同期GDP相差36億元。專家按過往趨勢和目前發展推算,中國GDP要追過美國可能不用5年時間。

如果說GDP不能代表一國之實力全面,那麼我們看看中國經濟與科技的「內涵」究竟怎樣?根據李克強的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成果豐碩︰「在載人航太、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級計算、量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最後他表示︰「經過五年持續奮鬥,『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勝利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GDP數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經過過去5年的努力建設,對民族復興取得有足夠的自信。

往後,我們要爭取更大經濟、科技的進步和增長,重點在於兩個字︰創新。具體如何落實?任平指出第一個層面︰「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要以國家『導航』、提升實力。世界科技強國競爭,比拼的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近年來,我國在探月工程、載人航太工程等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充分證明了新型舉國體制的顯著優勢。」

第二個層面,我們要看企業創新表現︰「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要以企業『引航』、擔當主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

任平以「6個90%以上」高度概括出深圳的成功︰「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於龍頭企業。」

我們不必仰視美國的科技成就,也不必抱有期望對方與我們進行更多的技術合作交流,創新第一資源是人才,人才要成為第一流人才,也在是於兩個字︰爭氣。什麼是爭氣?簡單的說,我們不學美國那一套——驕逸封閉,依仗霸權——我們用實力求實事,那便是爭氣。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