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throat】恐龍稱霸1.6億年沒產生智慧 為何人類幾百萬年就有了?

2021-07-11 13:35

恐龍是作為蜥臀目和鳥臀目兩個目的總稱,現在動物學家已經確定的恐龍就有500屬1000種之多,這還不算很多化石尚未被發現,或者沒有留下化石的種類。通常說的人類就只有我們智人這一種,至多把同屬的、已滅絕的史前人種也算進去,種類也不多。

恐龍和人類面對的環境壓力不一樣,演化方向也就不一樣。下面具體給大家說一說。

恐龍的演化方向是什麼?

恐龍的整體演化趨勢是大型化。恐龍出現於2.4億年前的晚三疊世,起源於鳥頸總目的原始種類,早期出現的種類很小。恐龍在侏羅紀和白堊紀的稱霸之路是與其大型化同步進行的。

恐龍的大型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管是食草恐龍還是食肉恐龍,大型化都會給它們帶來諸多好處。食草恐龍體型越大意味著爭奪食物、抵御天敵的能力越強,生存的幾率越高,得到的交配機會也越多,留下的後代就越多。而食草恐龍的大型化又促進了食肉恐龍的大型化,只有身強體壯的食肉恐龍才能制服獵物,得到生存與繁衍的機會。到白堊紀末期,出現了霸王龍、南方巨獸龍、玫瑰馬普龍等頂級獸腳類恐龍,也出現了三角龍、甲龍等體大而裝備精良的鳥腳類恐龍。

恐龍的終極進化:霸王龍和三角龍

當時的環境也促進了恐龍的大型化。侏羅紀和白堊紀總體而言比較濕熱,除侏羅紀末期的冰期導致了一場次級滅絕事件以外,整體環境非常穩定、安逸,給恐龍的大型化留足了時間。根據科學家推測,恐龍作為當時的霸主,是在白天活動的,當時的氣溫很高,體型大意味著它們在陽光照射下體溫不會生的很高,能提供一定防護作用。此外,當時的樹葉木質化很嚴重,體型大意味著消化道長,食物經過消化道要花更多時間,使消化道細菌更好地發揮作用,輔助恐龍消化和吸收。

大型蜥腳類恐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

當然,恐龍中亦不乏體型小的種類,如西峽爪龍體長只有50釐米左右。但恐龍的總體演化趨勢是大型化的,而且其大型化之路不可謂不成功。然而生物演化史無數次告訴我們,大型化就是一條不歸路。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降臨地球,體大、笨拙、繁殖慢的恐龍首先遭殃,1.6億年的恐龍時代至此終結。大型化曾給恐龍帶來了無盡的繁榮,最終又將它們帶入了墳墓。假如沒有這場災難,恐龍中最聰明的種類傷齒龍、恐爪龍等也許會走上高智商的演化道路。然而,突如其來的天外來客結束了這種可能性。

恐龍的演化,為什麼沒有走上智慧之路?

恐龍為什麼稱霸地球1.6億年都沒有產生智慧?因為沒有必要。智慧在自然選擇中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智力的增長通常不會給動物帶來明顯好處,除非像人類這樣有了質的飛躍。人類掌握了工具和技術,並憑此統治了地球,對地球和其他生物予取予奪。但人類的近親,同樣比其他動物聰明得多的類人猿,卻並不處在食物鏈頂端。動物學家曾觀察到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一隻銀背大猩猩被一隻花豹追殺,儘管大猩猩體重是豹子的3倍而且聰明得多,一度用木棍戳傷了豹子,但面對豹子終究只有逃跑的份兒。這充分證明瞭智力在動物的捕食和爭鬥過程中很多時候是無用的。

大猩猩的高智商,在防範豹子方面起不到多大作用。

智力沒有很大的用處,自然選擇就不會向這個方向起作用。對一隻三角龍來說,身強體壯、武器精良和跑得快都比聰明一些有用得多,對一隻霸王龍來說亦然。智力只有像人類一樣有了質的飛躍才會起作用,而沒有量的積累談何質的飛躍?

我們人類的大腦雖好,但卻極耗能量,大腦消耗的能量大約是我們基礎代謝率的20%。越聰明的大腦消耗能量越多,而對動物來說,消耗過多能量對生存和繁殖都是不利的,尤其是代謝較慢的變溫動物。因此對不需要智力的動物來說,自然選擇甚至可能有利於愚笨的個體。

基於上述原因,高智力的出現在生物演化史上並不常見。別說恐龍爭霸1.6億年了,水母存在6億年了,而藍藻和細菌在30多億年就出現了,它們至今也沒有智力的半點影子。

人類為什麼能演化出智慧?

人類和現存類人猿在2000萬年前還有共同祖先,和黑猩猩分道揚鑣不過700萬年。400多萬年前,南方古猿邁出了從猿到人的第一步,短短幾百萬年,就有了今天高智慧的人類和高度文明的社會,其演化速度不可謂不快。那麼,人類為什麼就能產生其他動物都無法產生的智慧和文明?

原因是,我們是弱者和輸家的後代。當森林退化、熱帶草原擴展之際,我們的祖先被從森林中攆了出來,而那些強壯的猿類的後代——三種猩猩和長臂猿,至今仍留在森林中。到了草原,我們的祖先絕望了,這裡吃猿的東西很多,而猿可以吃的東西很少。我們打不過食肉動物,跑不過有蹄動物,除了大腦我們一無所有。我們需要用大腦思考如何躲避食肉動物,如何捕捉更大或跑得更快的獵物,如何尋覓和開發新的食物資源。這樣,自然選擇終於向智慧的方向起作用了。從化石來看,距今越近的人種就有越大的腦子,意味著它們有更高的智力。憑借智力,我們從弱者和輸家一下子躍居食物鏈頂端,並最終統治了地球。

應該說,生物演化史上一定出現了無數次類似於人類祖先這樣絕望的輸家和弱者,它們的結局都是滅亡。那麼,人類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能度過這個難關並成為地球的統治者呢?

人類產生智慧有什麼優勢條件?

首先是生理方面的。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被壓迫了1.6億年之久,為避免與恐龍競爭,它們選擇在夜間活動,這反而促使它們演化出恆溫的生理特性。恆溫動物意味著基礎代謝率高,能供養更大、更聰明的大腦。而且哺乳動物是目前地球上動物演化的最尖端產品,動物已經經過了6億年的演化,各方面身體結構和機能都非常完善,尤其是神經系統的發育對智力的演化很重要。而人類祖先屬於猿類,本就是哺乳動物中最聰明的那一類。

其次是繁殖方面的。人類祖先屬哺乳動物,營胎生、哺乳的繁殖方式,並照料後代很長時間,而且營群居生活,近親屬生活在同一個社群中。這樣有利於前輩獲取的經驗傳授給後代,也有利於群體成員之間相互傳授經驗。現在人類那麼聰明,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後天教育,我們經過中小學11年的教育,就學會了祖先幾百萬年才探索出的知識。

最後就是運氣方面了。研究發現人類在演化過程中曾有多次瀕臨絕種,其中一次發生在100萬年前,當時人類下降到了只有40個個體。這時候人類種群發生了一個決定性的變異,原12號和13號染色體融合成了現在的2號染色體。這個變異因親近結婚在種群中流傳,並通過遺傳漂變的作用取代了原來的基因型,這樣人類就有23對染色體了,而其他猿類直到今天還是24對染色體。

這次變異對人類的演化意義非凡,從此以後人類徹底與猿類分道揚鑣,向著高智商的道路大跨步前進了。假如沒有這次變異,人類祖先和史前猿類很可能不能完全生殖隔離,與愚蠢的猿類的幾次通婚,就可能使我們祖先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進化前功盡棄了。種群瓶頸、染色體變異、近親結婚和遺傳漂變,這些正常來說是會要了一些物種命的,而我們祖先不但度過了種種難關,反而促進了向高智商之路的加速進化。

這不得不說,老天都在保佑我們人類活下來,並統治地球。

deepthroat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編按原題為:「環境決定論 恐龍稱霸1.6億年沒產生智慧 為何人類幾百萬年就有了?」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