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青少年心底話 攜手擁抱正向精神健康|港醫講醫

2024-09-06 11:55

聽聽青少年心底話 攜手擁抱正向精神健康|港醫講醫
聽聽青少年心底話 攜手擁抱正向精神健康|港醫講醫

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15至24歲青少年的自殺率從2014年的6.2%驟升至2022年的12.2%,顯示青少年精神健康亟需關注。根據聯合國定義,青少年(Youth)是指15至24歲的年輕人,即「Z世代」。這個年齡層的用語獨特,他們會說自己「emo」(情緒波動)、「vibe」(感覺)不是太好、「chill」(減少做事的時間)等。除了語言不同,這個年齡層的情緒健康症狀亦可以和成人不一樣,例如,可能表現出較「忟憎」,但是家長可能誤以為子女在發脾氣;或表現出無法專心,家長則可能認為子女缺乏學習動力。75%的精神疾病,首發年紀回溯至25歲前;而青少年時期的發病會影響學業和工作能力,這段時間也是做人生決定的分水嶺,所以在這一階段提供專業的精神健康指導及早干預至關重要。


青春告別式:支援服務可調適

在香港,青少年達到18歲,精神健康服務將直接由兒童及青少年科轉至成人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轉變,青少年不僅未必能適應「成人」這一稱呼,成人科的心理治療服務、診症時間、病房環境,以及可轉介的服務範疇也截然不同。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是否應該有更多調適空間呢?


陪伴訴心聲 治療時機勿拖延

2023年香港一項流行學調查顯示,近半數照顧者即使發現兒童及青少年有臨牀精神疾病症狀,仍不願向專業人士求助。家長可能擔心精神科治療會放大子女的問題:面對這些「青春期」問題,只要子女願意堅強一點點挺過去,不就是可以嗎?對子女來說,這可能代表父母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情緒需要,導致情緒被否定,更何況,這可能拖延治療黃金時機。


慎防患社恐 建自我勿擾模式

社交媒體滲透了「Gen Z」的社交模式。然而,一些社交媒體用戶或會精心策劃自己的生活作宣傳,青少年在這個年紀未必能夠辨識背後的意圖,不其然把自己的生活和他(她)們作比較,被他(她)們影響自我價值。「他人即地獄。」社交媒體的影片集中在短短的2、3分鐘內,難以避免地使焦點流於表面。

事實上,他(她)是他(她),你(妳)是你(妳),何需把你(妳)的真實自我與他(她)的表面比較呢?要釐清個人空間並設定界線,培養個人平靜的修養,才是建立自我價值不受外界影響的基礎。


與其自我確診 不如見字醫病

隨着社交媒體上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討論日益增加,筆者注意到一個趨勢而感到擔憂:一些人對精神病的標籤化過於嚴重,誤以為只要出現一兩個症狀就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不自覺地對號入座,自我確診,造成過度焦慮。例如,在網絡搜尋器中輸入感冒症狀,搜尋結果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也有患上感冒的可能。網上資訊真假難辨,過度標籤各種精神疾病的現象,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畢竟,治療團隊期望的並非僅僅是醫治一個病,而是醫「人」(Person-centered care)。

保護青少年精神健康不是說教,而是需要共同參與、相互尊重。青少年擁有智慧,正如存在主義者保羅.沙特所言:「人本質上是自由的。」這提醒我們應該給予青少年更多自我決定的空間。早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支持香港大學的學生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推廣,製作心理輔導影片,並舉辦以中學生為對象的工作坊,從他們的視角,分享改善青少年精神健康的方法(見左圖)。青少年與成年人之間的夥伴合作(Youth-adult partnership),強調青少年不單純扮演接受服務者的角色,成年人反而應以新的觀點和方法促進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成長。「為了找人生不同形狀,未知的放手去擁抱一趟,換個比回憶廣闊的視角。」作為成年人,我們不僅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持,更要鼓勵青少年勇敢面對未知,擁抱生活的多樣性,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預防勝於治療,這不止關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多是關於青少年的共同參與,希望每位青少年也明白「世界少了一個你,也變得差了很多。」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牀助理教授羅嘉瑩

延伸閱讀:

乙肝母嬰傳播非必然 多管齊下杜絕跨代感染|港醫講醫

「健康賦能」活動 如何改善低收入人士心血管健康?|港醫講醫

運動有益身心 非運動員專利|港醫講醫

中西藥相沖?從癌症看中西醫結合治療|港醫講醫

骨質疏鬆|港大預料人口老化致骨折個案增加 專家教路預防 把握「儲骨」黃金期|港醫講醫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