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師生研應用程式 助長者在家復康治療

2022-10-18 11:42

長者因家中雜物或擺設容易跌倒,受傷長者疫情下亦難以進行物理治療,專業教育學院(IVE)的四名師生因此研發流動應用程式「防跌易」,以人工智能(AI)輔助受傷長者做復康運動。程式又透過擴增實境(AR)和光學雷達技術製作虛擬立體模型,協助職業治療師在毋須家訪長者的情況下,亦能評估長者在家跌傷風險;項目將在創新科技嘉年華展出,讓公眾試用。

記者蔡健行

專業教育學院的四名師生研發流動應用程式「防跌易」,韓梓維(左二)表示與市面上的產品比較,長遠而言該程式能減低長者受傷風險。 受訪者提供
專業教育學院的四名師生研發流動應用程式「防跌易」,韓梓維(左二)表示與市面上的產品比較,長遠而言該程式能減低長者受傷風險。 受訪者提供


專業教育學院師生研發的「防跌易」流動應用程式,設有復康治療運動功能,程式會以聲音和文字,指導長者在家中進行康復運動。程式內設有的AI會透過電話鏡頭,觀察用家的運動姿勢是否正確。研發團隊成員之一、專業教育學院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的畢業生楊汶穗表示,AI會記錄用家運動的次數,以及運動時的關節活動和動作準確度,以便物理治療師跟進康復進展,而所得數據亦會傳至後台程式,以作大數據分析用途。

楊汶穗強調,為免用家受傷,系統不會勉強用家完成動作,「即使準確度未必達百分百,亦會計算次數。」用家亦能透過程式「未雨綢繆」,透過運動提高身體機能,以免跌傷。


視像觀察運動姿勢

長者在家中受傷除了有機會因身體機能減退所致,亦會因家具擺設等問題而容易跌倒。成員之一、軟件工程高級文憑學生韓梓維的婆婆曾在家中跌倒,但疫情遲遲未有職業治療師上門評估和改善家居環境,令她再度受傷。他因而獲啟發,在程式中加入虛擬立體模型製作功能。

程式以光學雷達掃描家居環境,並製作虛擬立體模型,讓治療師毋須上門家訪,亦能了解長者的居住環境,繼而提出改善方案。職業治療師亦可在程式中透過AR,模擬加入扶手、輪椅等設施或防跌用具的情況,確保設備適合家居環境。程式同時設有臨牀資訊管理系統,以便醫護人員交換患者病歷,例如病人的跌倒次數、治療進度等。

「防跌易」的康復治療運動功能中,AI會偵測用家的運動次數和表現,供物理治療師參考。 受訪者提供
「防跌易」的康復治療運動功能中,AI會偵測用家的運動次數和表現,供物理治療師參考。 受訪者提供


創科展供公眾試用

目前程式仍處於開發產品原型的階段,將在本周六起舉行的創新科技嘉年華中展出,屆時將讓公眾試用。指導團隊的專業教育學院屯門分校資訊科技系講師曹嘉豪表示,正與肢體傷殘學校了解程式的可行性,又指曾與安老院舍的外展治療師商討,發現「業界仍主要以紙筆記錄資料,相信程式有助提高治療師的工作效率,讓患者亦得到及時治療。」

雖然市面上現時亦有不少專為長者而設的防跌裝置或程式,但韓梓維指,該等裝置多在長者將跌倒時才發揮作用,而「防跌易」則能以改變家居方式和改善健康,長遠可減低長者跌倒時的風險。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