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盼成港發展航天研究契機
2022-10-03 12:13
對於國家宣布啟動第四批預備太空人選拔工作,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有本港的航天學者分析,在生物醫學、機械人、能源與材料相關科研背景的博士畢業生,較具競爭優勢,但認為專業經驗不少於三年的選拔條件訂得太窄,如可吸納應屆畢業的博士生更為理想;又期望今次選拔成為契機,讓政府投入資源,推動航天領域研究發展。
曾在美國太空總署等機構,擔任主要研究項目的首席研究員,科技大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副教授于宏宇指,載荷專家主要負責在太空站完成實驗,尤其處理過程中不可預計的情況,「比如太空站沒有備件,便要想辦法替代」。他笑言,一般博士研究生在實驗室從事科研,平時對鍛煉身體未必注重,而載荷專家須在無重環境下工作,航天器升空及返回過程亦要承受高G力,體能方面有點擔心,但強調只要經過刻苦訓練,便可應付。
擁相關學術背景具優勢
提到載荷專家在學術領域的要求,于宏宇稱,要視乎日後的航天實驗內容而定,但相信具備生物醫學、機械與機械人、能源與材料等相關學術背景者較有優勢,「雖然內地科研發展近年非常快,但香港在這些方面的科研水平仍高,儲備人才還是在」。
他透露在數天前已內部聽聞選拔載荷專家的消息,其博士研究生非常興奮,但最終選拔條件列明,取得學位及專業經驗不少於三年,令他們即使研究經驗豐富,對航天事業有熱情,亦無緣參加選拔,「說實在話,這條件有點窄,如稍為放鬆,開放給即將畢業的博士生更好」。他續指,本港在航空航天研究發展約十年,期望今次選拔,成為港府投放資源,發展相關研究的契機,比如設立專項基金,培養相關科研人才,有利本港再工業化發展。
參與國家國家航天項目多年的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伍淦鴻形容,今次選拔是本港航天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他指載荷專家可理解為航天實驗科學家或工程師,既要有精細微察操作的能力,亦要對異常及環境改變,作出即時有效的決策,需要有良好學術、科學思維與心理質素。記者 梁子健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