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音樂會創科變奏 AI歌舞助陣添想像
2022-07-05 11:25
把科技融合藝術,為觀眾帶來不一樣感受的「藝術科技」(Art-Tech)蔚然成風,浸會大學交響樂團在本月中舉行的周年音樂會,亦加入嶄新元素,在樂團即場演奏的同時,虛擬人工智能(AI)舞蹈家將在屏幕中隨樂曲起舞,而AI生成的三百多人聲音組成的「合唱團」,將演唱全新編曲的《東方之珠》,配上AI藝術家創作的多媒體視覺影像,呈現對「東方之珠」的「想像」。
記者 袁嘉詠
浸大近年成立「創造性智能研究所」,研究科技如何支援藝術發展,更甚至學習人類藝術本質,自主創作,如訓練能唱歌跳舞的人工智能,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五千多萬元,進行為期五年的研究,浸大協理副校長(跨學科研究)潘明倫指,今次周年音樂會正是首份「研究報告」,「相較文字,藉由演出更能將成果呈現。」
虛擬合唱搭配影像
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音樂會以「重聚」為主題,其中家傳戶曉的流行曲《東方之珠》,將由交響樂團與AI虛擬合唱團合力演繹。潘明倫指,研究團隊把不同人說話及唱歌的聲音輸入,當中包括德國人,經AI分析及學習逐步修正唱歌時走音、錯節拍、有口音等問題,再按男高、男低、女高及女低音四個音部,生成由「三百多人」組成的合唱團,亦是世界首個唱中文歌的AI合唱團。
同時,交響樂團前面的紗幕將投影由AI藝術家,按照對《東方之珠》歌詞及旋律的「想像」及理解,製作為多媒體視覺影像,訴說故事。潘明倫指,當中最特別的是AI藝術家以一顆立體水珠,折射維港兩岸的燈光,漸漸融入香港景象,「這是一個非常創新的表現方式,從來沒有人想過。」整個動畫共生成二千七百張圖畫,具備邏輯關係,而AI藝術家僅花兩天半便完成作品。
其他表演亦有AI參與,例如拉威爾的《達夫尼與克羅伊》第二組曲,講述牧羊人達夫尼與牧羊女克羅伊,以及牧神潘(Pan)與河神西琳克絲的愛情故事,AI舞者會被投影到紗幕上,隨樂曲跳起芭蕾舞。
香港舞蹈團助「習舞」
潘明倫指,編舞意念源於自然世界,動作靈感則來自本港一種新發現的箱形水母物種,為訓練AI舞者編排及跳出具有美感的舞蹈,團隊亦邀請香港舞蹈團的舞蹈藝術家協助,利用動態捕捉系統記錄芭蕾舞的基礎動作,輸入系統進行學習,終完成整個舞蹈創作。
周年音樂會將於下周四舉行,團隊正進一步調整AI的細節,演出當日將擔任樂團指揮的潘明倫指,正練習讓AI合唱團能夠讀懂指揮,按照指揮開始及停下歌聲,「現在仍是未知數,期望當日可以成功。」他強調無意以AI取代人類,只希望以AI作為藝術的新載體,以數據化演繹創作。
星島新聞集團慶回歸25周年專題網站,請即瀏覽:https://bit.ly/39AQC3m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