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中樂道|勤勞與堅毅
2022-08-22 11:34
教育局在《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中提出十項價值觀,第一項是「堅毅」,以及後加的「勤勞」,看似老生常談,其實互為表里,是體現於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視這兩項道德品質。韓愈《進學解》借國子先生在太學的話:「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勸喻學生要勤於學業。清曾國藩在其《家書》說:「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勤勞的體現便是「有恆」,即是堅毅。
中國人重視勤勞,由高門大族至平民百姓都認為「勤」是好人必具的特質。朱栢廬《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正是教子弟勤勞。香港大部分學校的校訓,或多或少呈現勤勞此一價值特質。東華三院學校的校訓——「勤儉忠信」以「勤」為先,「就是教我們要夙夜匪懈;能奮鬥,知進取」。可見勤勞的意義早已烙在人心,是年輕人必須學懂的重要價值。
再說堅毅,世上沒有不曾經過刻苦、堅毅而取得成就的,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道」是「遠」的,沒有堅毅的心,難以達致。北宋司馬光亦以無窮的魄力,終於編著成這部被宋神宗稱為「有資於治道」的「帝王教科書」——《資治通鑑》。
憑藉個人的堅毅而成功的,又豈止他們?推動中國科研的科學家、建設三峽水壩等項目的建築師及工程師、從事社會改良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代表國家參加亞運及奧運的運動家,甚至從事工商業的大中小企業家等,他們都超越各種厄困,堅毅不屈,千錘百煉,才能取得受人景仰的成就。
現今這個網絡世代,要獲取知識可謂不費吹灰之力。同學們,你們在所修讀的科目上,花耗多少心力來學而習之?花費多少腦力來博聞強記?有多少會勤力用功、刻苦堅毅地鑽研探究?為學其實不難,反覆溫習、應用,自有所成。
總之,勤勞與堅毅,並非老生常談,而是做學問的基本,期望我們的學生都能做到勤勞堅毅,毋負古人之文化傳承。
呂振基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校長。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8月22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