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所免費高中,如何改變3000多個窮孩子的命運?

2021-12-28 19:05

引言

 

出生在貧寒之家,必須奮力一搏,才有機會改變命運。“不幸”曾是他們的標籤,但在入讀國華中學後,他們自稱為“幸運兒”。每一位來此求學的人都會在校門口的石碑上讀到“用知識改變命運”幾個大字,當他們進入這所費用全免的慈善中學,不僅得以繼續學業,還被教會了自尊、理想與愛。

這是三段真實的故事。

齒輪轉了

一通改變命運的電話打到村上,因為家裡沒裝電話機,這個重要的消息,黃華庚沒有親耳聽到,而是由一位村幹部急匆匆跑來轉述:“華庚,華庚,廣東那邊通知你去考試了!”

正在田裡插秧的少年知道,這是那所叫國華的學校打來的。除了從一位住在順德的親戚口中聽說到學校名字,除了知道這所“奇怪”的學校一切費用全免,還幫助家境貧寒的學子解決高中、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的全部費用,黃華庚對國華一無所知。

但可以免費上學就夠了。黃華庚一家過得很艱辛,父親很早去世,妹妹有殘疾,全靠母親一個人拉扯生活。讀小學時,黃華庚的書本和墨水都是蹭同學的。假期裡,黃華庚會挎著一個泡沫箱子到田頭吆喝賣冰棍,平時他會捉魚、采蘑菇、背竹子,把魚烘乾在趕集時賣掉,也是家裡一筆重要的收入。

所以當出現一個不用愁錢的求學機會,黃華庚立刻登上了去長沙的巴士。考場負責招生的老師見到這位星夜趕來的農村孩子,心疼地說可以休整一天再考,但皮膚被曬得烏黑的少年只想趕緊考完,因為還要趕回去幫家裡幹農活。

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旋轉了嗎?最終,自強的少年幸運通過了國華的入學考試,成為首批被招募的學生,而在齒輪另一邊,同樣對求學憂心忡忡的還有女孩白劉黎。

白劉黎生長在一個特殊的家庭,家裡的哥哥、姐姐和自己都是被收養的孤兒。家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微妙而冷淡。哥哥姐姐都已成家立業,父母很少向人提起這位小女兒的存在。在養母去世後,家裡就只剩下白劉黎和深陷喪妻之痛的養父。後來父親病了,在一個暑假,寡言的養父去世,家中的積蓄也因為治病而所剩無幾。

白劉黎強調,自己並沒有因為父親的離世而流露過負面情緒。從小養父就剪去了她的長髮,她早已習慣以假小子形象示人。對於白劉黎來說,入讀國華有著更為重要的人生意義,她不僅能夠求學,還在學校老師的關懷下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從而變得更加開朗積極。

2002年,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決定捐資創辦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中學——國華紀念中學,面向全國招收家庭貧困、素質優異的中學生,一切費用全部由學校承擔,人均培養費用超過30萬元。

楊國強寫下如此寄語:“立校辦學的目的,是讓年輕俊彥從擁有知識開始,繼而擁有高尚的品格和靈魂,以建設國家和回報社會為終點。我真誠希望每一個走出‘國華紀念中學’的學生,銘記‘既受助於社會,當以奉獻社會為終生追求’的價值觀。

十多年來,這些理念一以貫之。隨著國家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這所慈善高中所做的遠遠超出了物質幫扶層面,始終致力於從人格和精神層面對貧寒家庭出身的學子進行全方位的培養。

和國華學生有過接觸的人常常會感慨,這些學生強烈的家國情懷。在他們身上幾乎看不到與貧寒相關的自卑,而是一種積極陽光的人生態度。

那些暖流

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評估發展中心發佈《鄉村兒童心理健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留守兒童的抑鬱檢出率為28.5%,過度焦慮檢出率為27.7%,均高於非留守兒童。因離異、留守所造成的親子問題與鄉村兒童易怒、極度自卑、不善溝通的行為有著直接關聯。

對於上述報告的總結,黃華庚或許會深有感觸。據他回憶,第一屆國華學子70%來自單親家庭,還有許多是孤兒。採訪中,他也多次提到自己來到國華之前的自卑,因為貧窮,他們曾經是村裡被欺辱的一家,而在談到這些時,他也說出了被國華所治癒的那些溫暖片段。

黃華庚說,現在的孩子很難相信,第一批來國華的學生會因為沖水馬桶而充滿驚異。許多“城裡的東西”都需要老師示範一遍才會用。宿舍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相同,比如,缺水地區來的同學原本一個月才會洗一次澡。對此,黃華庚清楚地記著,老師們當初是如何盯著他們搞個人衛生,又是如何絞盡腦汁呵護著他們的自尊。

不讓學生因為受人資助而低人一等,是黃華庚在國華的感受。早在2002年,國華就給每一位學生配了電腦。但上課的時候,沒有一個學生敢去用。老師專門上了一節課,當著學生的面把電腦拆了,讓學生也拆,拆完後再裝起來。多年後,黃華庚開始理解當初老師的舉動,“我想老師這麼做是想讓我們安心,電腦是可以裝好的,壞了也沒關係。”在國華,暖流從不止息。

白劉黎記得所有教過自己的老師:那個自己腿腳不好卻喜歡和大家一起運動聊天的班主任;那個在每篇作文底下寫真誠批語的語文老師;還有去世的生活老師阿海,他總能神奇地在第一時間知道所有人的困難,如果誰生病了,那一天就會有一份病號飯。

許許多多畢業生會格外強調國華老師的特殊性。在學生們心中,他們是超越老師的存在,因為某一種更高的理想聚集在此。在一流的教學能力外,國華的老師總是教書育人延伸到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甚至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小世界與大視界

南方天氣晴朗,縱橫交錯的河流穿過名為北滘的小鎮,國華紀念中學坐落在此。一群孩子在這裡專心求學,慢慢長大,有著近乎家人一般的情誼。“我們是同一個圈子裡的同一類人”,白劉黎說,這就是許多學生對學校生活的感受。

而在一個叫賈配洋的四川男孩眼裡,這個穩定而安全的小世界卻帶給他驚濤駭浪般的人生體驗。

從剛入學的軍訓開始,賈配洋就跟著學校去到了黃埔軍校、虎門銷煙砲臺、華南植物園,幾乎每隔兩週,國華就會組織學生旅行、考察,有時是藝術館,有時是博物館,賈配洋還被學校帶去過碧桂園、美的、格蘭仕參觀,瞭解公司到底是什麼,社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在學校裡,他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名校課程,這些經歷讓少年大開眼界。

在中科院讀研究生時,賈配洋有了機會去到美國的東海岸,從紐黑文到波士頓,從耶魯到哈佛,把名校都逛了一遍。這是國華曾帶給他的嚮往。讀書時,國華總是給學生開很多博覽類的課程。後來從事科研工作的賈配洋在一次演講中,把國華帶給他的影響歸納成三點:善於堅持、敢於嘗試、樂於實踐。在研究半導體晶片、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等前沿科技,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會想起那個在學校裡勇敢學跳華爾茲的農村男孩。

黃華庚在上海找到了工作,一所知名的律師事務所在面試時看中了他。因為聊天總是繞不開國華,一個多小時裡,大律師都饒有興緻地聽著黃華庚的講述。

那是一個頗有國華風格的故事。黃華庚剛入學時,社會上的拜金風氣興盛,面對家境貧寒的國華學生,楊國強和校長季德華都覺得應該要教會學生正確理解物質生活。於是楊國強自掏腰包請了當時所有學生去住五星級酒店。除此之外,學校還會給學生開思齊課,帶學生吃西餐,出去旅遊。“那時我們就明白了龍蝦是什麼、別墅是什麼,五星級酒店也不過是一張床,睡一覺而已,這對我們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很有影響。”黃華庚說。

聽完他在國華成長的故事,大律師馬上把黃華庚留了下來。

使命感

回憶命運的轉折,黃華庚總覺得自己是幸運兒,他常想,如果放到現在,或者晚幾屆考國華,自己很可能會落榜。落榜不代表不需要幫助。早在國華讀書時,黃華庚就會把學校發的零用錢攢下來,給到一個困難的初中朋友。黃華庚覺得,他沒能像自己那樣幸運,考上國華。

在做律師有了些積蓄後,黃華庚馬上開始了對國華落榜學生的資助。其中一個孩子來自郴州,黃華庚知道那個縣比自己的家鄉還要困難。

在妻子的支持下,黃華庚資助這個孩子完成了高中學業。去年高考,孩子順利考上長沙理工大學,黃華庚非常高興。

和一般的資助關係不同,他們之間常常交流,被資助的學生放假了就會打電話。黃華庚聽說,在考上大學後,孩子的姐姐也當上了老師,生活正變得越來越好,至暗時刻已經過去。

不久前,師弟找到黃華庚,說自己也想開始資助學生,他們至今都清楚記得國華階梯教室裡“以奉獻社會為終身追求”的教導。

今年黃華庚打算繼續深入法律援助,湖南省司法廳在上海招募援助律師,他馬上報了名,前段時間剛剛拿到聘書。一種樸素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始終存在,“我想那些在上海漂泊的需要援助的湖南人,有個老鄉在身旁,總是好溝通些。”

白劉黎則回到了家鄉。在做了幾年記者後,今年6月,她來到隴西縣雲田鎮杜家坪村擔任了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誰家孩子要上學,誰家可能因病返貧,都是她的工作職責所在,目前,她最大的目標是希望自己能在任職期間為鄉民修一條好路。

賈配洋現在生活在深圳,成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專注於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發,已經有多項核心算法技術成功落地。他還記得在畢業前夕,季德華校長說,要把握當下,只要為社會創造價值,人生自有意義。

在國華的教導之下,還有更多國華學子正在實踐“當以奉獻社會為終生追求”的人生。畢業於國華的廣東女孩朱春鳳如今是一名專治疑難雜症的婦產科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被她視為回報方式;出生在獵人之家的林新運回鄉開辦了一家綠色食品公司,正奮力帶領村民們一同致富;記者李寧懷走遍了城鄉的各個角落,還為家鄉興建了一所希望小學。

據統計,從2002年創辦至今,共有3405名處於輟學邊緣的學生來到國華開啟新的人生。截至2021年,國華紀念中學培養畢業生2758位,其中碩士912人,博士177人,學校每年各項日常開支接近5500萬元。出生貧寒之家,必須奮力一搏,才有機會改變命運。他們來自漁村、田野、山林,“不幸”曾是他們的標籤,但在進入國華中學後,命運發生了改變,他們不僅得到繼續求學的機會,還被教會了自尊、理想與愛,在長大成人後,他們帶著一種讓社會變得更好的使命感,紛紛走向世界。

(資料由客戶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