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中六生調查︰蠔藏九毫米長「膠」

2021-12-23 11:23

團隊利用紫外綫及藍光,尋找樣本中的微塑膠數量,發現每半斤蟶子便含有一百二十顆微塑膠。 袁嘉詠攝
團隊利用紫外綫及藍光,尋找樣本中的微塑膠數量,發現每半斤蟶子便含有一百二十顆微塑膠。 袁嘉詠攝

海洋微塑膠污染日益嚴重,引發嚴重生態危機,有中學生團隊留意到本港缺乏小型貝類海產體內微塑膠含量的研究,便在區內街市購入各二點五斤蟶子、蠔及蜆,實驗發現中國產的蟶子體內平均微塑膠含量,達一點三三克,較美國同類研究的美國產蟶子平均微塑膠含量高七倍;而蠔及蜆的平均微塑膠含量,分別達約一克,蠔樣本中更曾發現長約九毫米的纖維狀塑膠。團隊計畫日後製作本港市場買到的食材微塑膠含量數據庫。

微塑膠泛指未能被污水處理設施過濾的微細塑膠,容易被魚類、貝殼類生物誤食進入食物鏈,輾轉在人體內積聚,或影響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生殖能力,甚至致癌。將軍澳直資中學萬鈞匯知中學,有五名中六生利用生物科校本評核取消後所釋出的時間,從鄰近街市中購入五批蟶子、蠔及蜆,每批每種各購入半斤,檢測其微塑膠含量,亦是本港首個針對小型貝類微塑膠含量調查研究。


蟶子含量高七倍

五批樣本中,除蜆的產地分別來自中國、越南及泰國外,蟶子及蠔均是國產,研究發現,每隻蟶子平均微塑膠含量達一點三克,較美國調查當地產蟶子微塑膠含量的零點一六克,高逾七倍,即本港常見的國產蟶子中,每半斤便含有一百二十顆微塑膠;蠔及蜆平均微塑膠含量,亦分別達零點九及零點七克,即每半斤蠔及蜆,便含有八十五及六十四顆微塑膠,更在蠔中發現長約九毫米的纖維狀塑膠,是今次研究所發現體型最大的塑膠。


促訂水質監控標準

現時國際間對微塑膠尚無一致公認的定義,亦未有研究證實其對人體的害處,為免「禍從口入」,團隊計畫製作本港市場可購得食材的微塑膠含量數據庫;指導團隊的生物科教師王凱民期望政府制訂養殖場水質監控標準,並要求供應商列明食物中微塑膠含量,供市民參考。

記者 袁嘉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