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 減廢惜水保護地球
2021-12-23 09:00
環保教育要加入創意,才能成功吸引小朋友參與。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由減廢及惜水入手,讓學生自行研製濾水器及利用廚餘來種植等活動,身體力行從生活層面實踐環保減碳。他們亦走入社區清理垃圾,將環保訊息帶入社區,學校因而獲得中電「綠優校園」認證,並贏得「最優秀表現獎」銅獎。
在香港,乾淨的水資源隨手可得。為讓學生了解珍惜用水的重要性,該校常識科劉依明老師便鼓勵學生利用沙石、膠樽等物料自行研製濾水器。過程中老師只會從旁觀察,讓學生自行探索各種物料的特性,從中了解過濾原理。
自製濾水器 珍惜用水
兩位小五學生莫杰鏮和李旻昊指過程很好玩,他們要經過多番嘗試才能成功過濾泥水,令他們明白潔淨的水資源得來不易,學會節約用水。「當看到混濁的泥水經自己設計的濾水器過濾後,變成清澈的水,很有成功感。」劉老師表示過程中學生不但勇於嘗試,也看到他們互相合作,建立團體精神。
校長劉敏怡指學校會透過各類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明白他們的行為對保護地球是多麼重要,例如舉辦生物多樣性社區街坊活動,認識生物多樣性並不局限在郊外,只要有良好的巿區綠化管理,便可為不同物種提供適合棲息的生態環境。「我們希望學生了解到人和自然有緊密的聯繫,巿區會是巿民與自然生態的共享空間。」老師也會帶領學生到附近社區清理垃圾,讓學生身體力行去保護環境,從而愛惜地球。
化身環保小園丁 利用廚餘種植
疫情前,學生在校享用午膳,難免有廚餘問題。老師於是舉辦惜食活動,實踐綠色飲食文化,減少浪費食物,回收廚餘,循環再造成有機肥料,用於校內園圃,綠化校園。
學生吳天予親手利用廚餘製成的肥料於學校農圃種植蔬菜,包括節瓜、生菜、大白菜等,收成後更將蔬菜帶回家,與家人一同分享,十分有滿足感。「自己有份種植蔬菜,令我明白要珍惜食物,不可浪費。出外用餐時,我都會將剩食外帶回家。」疫情下,即使不能在校午膳,亦無阻一班學生的熱誠,他們收集家中廚餘,帶回學校回收,再造成有機肥料,繼續為環保出力。
綠優校園知多少
中電綠優校園計劃為小學生而設,於二〇一九/二〇至二〇二〇/二一學年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合作,讓十六間天主教教區小學近一萬一千名學生參與環保活動及工作坊,學習如何實踐綠色生活,為應對氣候變化出力。疫情期間,中電與計劃合作夥伴將講座及工作坊轉為網上形式進行,使學生仍可學習環保知識;計劃同時整合及提供網上學習教材,協助老師進行網課。
(特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