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培育環保科學家

2021-12-16 09:00

環保教育除在學校進行,家庭支持亦十分重要。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不只在課堂教授環保知識,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老師更啟發學生創意研製環保小發明。學校亦會舉辦親子學習活動,家校合作,傑出表現獲得中電「綠優校園」認證,並贏得「最優秀表現獎」金獎。

學校著重以跨學科專題研習,加強學生對環保議題的認知,並透過製造手作,讓學生發揮創意思維。負責老師吳宇傑主任表示,學校在規劃環保活動時很注重與自然的互動,設有「一人一花」、「園圃種植」等活動。疫情前在探訪老人院時,學生更把親手種植的花送給長者,將愛及環保訊息傳到社區。


環保專題研習啟發學生創意

學校每年都會設計不同環保專題研習,由淺入深,例如小二「玩具工程師」、小四「太陽能環保船」、小六「智慧城市」。透過專題研習,學生收集環保物料,發揮創意製作相關主題的有用物件,將常識課所學的環保知識學以致用,一步一步成為環保小Maker。

常識科馬漢強老師指學生很喜愛這類科學探究活動,將想法實踐出來。學生蔡昊謙表示,與家人合力利用廁紙筒、膠樽等環保物料製作環保風力車,過程十分難忘。「進行班際比賽時,看見不同種類、外形的風力車,明白使用不同物料都會影響車的表現,我便不斷改良自己的風力車。」他亦從中更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點及限制。

現時就讀小六的黃湞暘在課堂了解到海洋污染的嚴重性,並利用老師提供的物料設計出太陽能環保船模型。老師會將學生的模型放入有漂浮物的水缸中,測試功能,並進行設計改良循環。「從構思到完成作品,並能成功在水上運行及清理垃圾,真的很感動,我希望未來可以發明一架真正用作打撈海洋垃圾的船。」她亦因此在生活上多實踐環保,如自備購物袋,減少製造廢物。

就讀小六的黃湞暘及小四的蔡昊謙利用環保物料進行「環保風力車」及「太陽能環保船」等專題研習,學以致用。
就讀小六的黃湞暘及小四的蔡昊謙利用環保物料進行「環保風力車」及「太陽能環保船」等專題研習,學以致用。

 

學校設有園圃,讓學生體驗種植,認識大自然,從而學會保護大自然的重要。
學校設有園圃,讓學生體驗種植,認識大自然,從而學會保護大自然的重要。


家校合作灌輸環保意識

自疫情後學校採取混合學習模式,「玩具工程師」活動便是疫情下其中一個在家進行的親子活動。學生與家長一起收集家中物資,製作環保玩具,就算未能回校上課也在活動中學習到環保知識。老師表示學生不論在校或在家都更主動實踐環保,如廚餘回收、主動關燈、減少用水及珍惜食物等,可見家校合作在環保推廣也很重要。

 


綠優校園知多少

中電綠優校園計劃為小學生而設,於二〇一九/二〇至二〇二〇/二一學年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合作,讓十六間天主教教區小學近一萬一千名學生參與環保活動及工作坊,學習如何實踐綠色生活,為應對氣候變化出力。疫情期間,中電與計劃合作夥伴將講座及工作坊轉為網上形式進行,使學生仍可學習環保知識;計劃同時整合及提供網上學習教材,協助老師進行網課。

(特輯)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