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中樂道|疫下全方位學習的變與不變
2021-11-15 09:59
在疫情期間,老師除了維持日常教學外,亦設計了不同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培養同學的多元智能,以達至全人發展。
本校的地理科同學,由於疫情,未能舉行實地考察活動,但通過香港地質公園及羅馬尼亞哈采格地質公園的教育主任及本校老師的合作,同學以環境保護為議題,進行了一次網上學習交流活動。
傳統上,地理科實地考察的學習模式是老師選定一個特定的學習時段,同學進行綜合式學習體驗和反思。但由於疫情的緣故,老師們改變了原有策略,運用另類的時、地、人分段延續學習模式作為另一選擇。
以上的改變正是應用了全方位學習的原則,這包含兩個部分:認知範疇及行動領域。在疫情下,老師先處理認知範疇,在平日教學上,老師教授環境保護的前置知識,同學按着學習的主題,在疫情容許的時空下,按着老師的指引,進行課題研究。在行動領域上,老師適時引入外間資源及科技的運用,在實地考察前加了一個學習階段,讓本地學生與外地學生交流,藉着網上討論,深化同學對環境課題的探討與應用,強化他們理論的學習。對於實地考察的實踐部分,在可行情況下,稍後於本地不同的景觀(Landscape)進行。
這種分段延續模式的學習,對於教與學的挑戰是,如何維繫不同階段的學習效能。老師一方面將每一階段的學習,通過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連接及延續,另一方面,亦需要按疫情下的學習規範而設計活動,鷹架學生的前備知識,鞏固學習及應用。此外,疫情使教學帶來不同的困難,特別是在課時(Lessontime)及學時(Learningtime)的運用,更需要專業判斷來安排學習時間、模式及活動。
雖然面對種種挑戰,筆者深信老師們有能力將困難轉為機遇。文中所引用的例子,正正展示老師按着莘莘學子的學習需要及效能不斷創新,最感到鼓舞的是大家為同學的成長而努力。
呂以敏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校長。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15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
津中樂道|學會抉擇走屬於自己的路
津中樂道|優化高中科目拓闊學生視野
津中樂道|淺談混合式教學
津中樂道|新學年新目標
津中樂道|運動正向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