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言絮語|讓青少年學懂令自己笑
2021-11-11 10:41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心情不佳的時候,強逼自己「依起棚牙」(咧一下嘴),心情會有所改善?筆者對此沒有深入研究,但猜想這是肌肉與大腦的「反向」互動結果,臉部肌肉的活動倒過來向大腦傳遞了愉快的訊號。
其實心理諮詢師正是這樣建議把負面思想改變為正向思維的。首先,當腦袋裏出現負面的想法或場景時,要能夠有所察覺並告訴自己:「不能這樣想,這是錯誤的,快停下來。」其次,給自己進行積極正向的暗示,在遭遇困難或挫折時,默默地對自己說:「我可以的,應當相信自己,我至少應該努力地嘗試一下。」當你習慣了這樣思想時,內心就會經常充滿力量。
據教育局去年公布的數字,過去五年每年學生自殺身亡的人數上升了兩成一,至二十三宗,而被醫管局劃分為緊急個案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新症數目,同期更急升七成六,至三百五十五宗。情況令人擔心。
學者謝永齡在有關青少年自殺的專著中指出,任何預防青少年自殺的工作,都必須涉及增強個人解決疑難及克服困擾的能力。而青少年自殺受思想、情緒和行為這三種相互因素影響,思想可以影響情緒和行為,反過來情緒可以改變思想和行為。他舉例說,有輔導員問,假如聽到有人在課室外大聲喧嘩,試想是外面有人打架時,學生會回答感到恐懼,但當問學生試想是有球隊在慶祝勝利時,他們會回答感到開心。
謝說,有自殺行為的青少年在認知上的特徵是:薄弱的解決疑難能力、無助和無望感、認為自己的生命受他人或命運所支配(持外控點)、僵固的認知、危險的完美主義、不正確的應付心理問題方法及低落的自尊心。他認為要用認知行為治療法,改變其負面、扭曲的思想。
回看香港自二○一二年以來,特別是在二○一九年,以上的認知特徵大量存在於社會媒體和網絡文章中,使不少青少年以至家長內心潛藏了這些負面和扭曲的思想。解決青少年自殺問題,釜底抽薪之道就是從思想、情緒和行為入手,讓正能量的陽光灑遍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電郵:[email protected]
陳卓禧
作者為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港專學院校長,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逾二十年。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11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