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文章】中文科的準備工夫(上)

2021-02-24 12:21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這一年的學生,在應對作文的素材和視野上,一定會遇上很大的難題。記得我初寫作的時候,很多情境都源於生活的經歷。每天遇上的人和事,先是視覺、聽覺的衝擊,然後在腦海發芽,最後成為書寫的片段。例如在家樓下聽到一個母親叮囑女兒要發憤讀書,長大後不要成為前面推車的清潔工。我在旁邊聽着,回家後將這個片段記錄下來,那母親鄙視的眼神,還有清潔工孜孜矻矻的神態,是烙在腦海深深的印象。發乎情,是寫作能否打動人心的關鍵。

  近來上精英班,有學生交文給我看,內容寫得不錯,只是還有點「為文造情」,太多的情節和情感都是為了寫作而增添,但因為作者沒有親身經歷過,於是文章不夠具體細膩,行文情理之間總是欠了點自然,過於矯揉造作。

  大量的閱讀會讓我們對素材有了掌握。筆記的範文、網絡的文字、學生的真迹,都是寫作的養分。但這些終究是間接的素材,不能讓你寫來恍如親歷其境。你看以前司馬遷為了《史記》親訪各地舊聞,你看狄更斯寫《雙城記》之前走在街頭,即使天資過人,也不能單憑想像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明乎這點,就要勸告大家難得出街,不要再低頭埋首在電話的屏幕之中,也不必一定要與朋友結伴同行,一個人在複習了整天的書本之後,是時候找個地方喘息,同時找個地方觀察社會的人和事。

  所以我說你們這一年過得不易。沒有了學校生活,沒有了課餘活動,少了很多生活上的感知和體味。也許很多人在公開試的答卷上,只會反覆提及口罩、疫情、醫院、外賣等情節,而少了很多生活上值得入題的故事。

  於是我想起這些年讀過深刻的學生作文真迹,例如當年考獲九十分的張同學,考「熱鬧過後,感到失落」一題,寫的是探訪街頭露宿者的故事。天橋底下的無家者,因為很多人的「探訪」而熱鬧,但由於每個人都懷有目的,非出於真意,故熱鬧過後,自然不無失落之感。又例如有同學寫街上的表演者,因為人群聚集觀看表演而感到快樂,但人潮散去,孤寂之感自然而生。不但寫實,而且其轉折自然合理——觀看者不會久久駐留,而渴求他人掌聲的表演者在人潮離去後自然感到失落。

林溢欣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中文科補習名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月24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