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育兒】如何說話讓孩子聽得入耳
2020-09-01 10:51
青春期是孩子學做大人的必經階段,這段期間,孩子一般較愛聽同輩朋友的說話,卻不太愛聽長輩大人的說話,特別是來自他們聽慣聽熟的爸爸和媽媽之口。許多家長,自覺自己食鹽多過孩子食米,故常常好心急地想扮演孩子的明燈,給孩子指路,怎料愈想指路,孩子卻愈不聽,還會向着一個相反的方向行,令家長愁煩。究竟甚麼說話可以令孩子聽得入耳?甚麼說話又會令孩子即時反彈?在溝通學上,「我」訊息的說話模式,會比「你」訊息更能入耳入心。
「你」訊息是指以「你」字做開始,內容常會包含貶斥指責的意思,例如:「你這樣實在太頑皮,竟然打爛了廚房最貴的湯碗!」「你真係話極都唔聽!」「你成日都令我好激氣。」
以上由「你」字開頭的訊息,會令子女接收到父母的責備和教訓,而不是背後的想法、關心及期望。子女因而容易變得反感、抗拒,甚至反叛。
若想達至良好改變子女行為的效果,父母可以嘗試以「我」訊息來代替,即是以「我」(父母)開頭,甚或是爸爸或媽媽開頭,再加以表達「我」(父母)對事件的感受,以及子女的行為如何影響「我」(父母),之後再講出「我」(父母)的期望。例如:「爸爸看到你打妹妹,覺得很不開心,畢竟你和妹妹都是爸爸的心肝寶貝,爸爸希望你們能彼此相愛。」「媽媽知道你罵婆婆,覺得很傷心及嬲,畢竟婆婆一直好疼愛你,媽媽希望你亦會懂得愛婆婆,今次婆婆不買東西給你,媽媽盼望你即或不開心,亦要慢慢學習同婆婆講下感受,讓婆婆知道你的想法。」
上述的表達,有需要配合冷靜、堅定及溫柔的語調,這樣子女收到的不再是父母的火氣及厭棄,而是直接收到父母話內的真正感受、關心、想法和期望,如此下去,他們會更容易把父母的說話聽進心中,且更有動力地去作出相應的配合和改變。
香港青年協會 家長全動網
韓曄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9月1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