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當我家有個怕煩仔……
2020-08-04 11:04
這世界的人都怕煩,尤其一些自覺會思考、會做事又活在繁華都市的聰明人。對着上司、同事、客戶、老師、同學或朋友等家以外的人,聰明人聽人說話的耐性會大一點。但回到家中,這份耐性就會直綫下降,聽不了多少,其耐性好快就只降剩一成甚至零。 假如這個聰明人就是你家中那踏入青春期的寶貝孩子時,你會有甚麼感覺?甚麼反應?
「仔仔,飲牛奶呀,這幾天你都沒有飲牛奶呢!」在媽媽的認知內,青春期是儲鈣的黃金期,一日一包奶是常識。「得得得……」孩子口雖說「得」,但心卻似乎想應酬打發媽媽多一點。我望着這怕煩的孩子,唯有識趣地回應一句:「好,一言為定,記得還有四日就過期了。」假如牛奶過期前仍在,做媽媽的我就會自動自覺喝盡它。當我正講着某個新聞故事時,仔仔突然直截了當地說:「這個講過啦……」我忽然驚覺自己已呈現中年腦退化迹象。於是就順應他的說話模式,回應一句「竟然是這樣」,並承認自己的「善忘」,然後感謝提醒。
「仔仔,你知唔知今日媽媽在街市遇見了一個甚麼人?」我故弄玄虛,希望將說話拖長一點、拖慢一點,以引起孩子的興趣。怎料他一句:「甚麼?講重點……」於是我唯有乖乖地直截了當地「開估」。
「仔仔,批些生果給你好嗎?」在媽媽的字典中,水果是每天必需品。但我那極盼自主空間的孩子就二話不說地回應:「我不是說了不吃嗎?」雖然知道孩子講過不吃,但希望孩子健康的我還是想以重複的說話,吸引他吃媽媽認為有益的東西。只是聽到他這提醒後,我就唯有收口是也。
青春期孩子特別怕「煩」,而踏入中年記憶力每況愈下的家長嘛,會否學習多些「勒住舌頭、適時收口」的大智慧?《聖經》所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或許就是這個意思。
香港青年協會 家長全動網
韓曄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