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試題分析】經濟科主任評DSE經濟卷 整體難度適中 世界時事融入題目
2020-08-20 12:09
今年中學文憑試已告一段落,為助考生了解自己表現,及讓來年考生備戰,多位中學老師將輪流為同學拆解各科試題,包括分析題目重點、同學須注意的地方、作答時的思考方法,以及如何備戰等等。今日便邀請了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經濟科主任馮漢賢撰文,替大家拆解今屆經濟科的卷二。
經濟科分為兩份卷,卷一為多項選擇題,全部試題均須作答,分數佔全卷的三成。卷二則分為甲、乙、丙三部分,其中甲部和乙部的考核範圍為必修部分,全部試題均須作答,甲部是短題目,乙部則為結構/文章式/資料回應試題;至於丙部的考核範圍為選修單元部分,考生只須從兩個選修單元中選取一個作答,題目屬結構/文章式試題。卷二分數佔全卷的七成,今日主要是分析卷二的題目。
甲部的短答題,涉及不少過往試卷中常見的經濟學概念和課題,如第一題的「免費物品」、第二題的「擴張類別」、第三題的「經濟周期」、第四題的「貨幣數量論」、第五題的「機會成本」、第七題的「比較優勢」,以及第八題的「貨幣創造」等。而提問形式,也不算十分複雜。只要考生備試時,能對這些概念有基本認識,並有做歷屆試題作練習,在這部分要獲取理想分數,以及為整份試卷拿下一定的基礎分數,應不困難。
釐清概念 注意字眼
乙部的結構式題目,每題都包含眾多課題和不同的經濟學概念,其中跨越中四的微觀經濟學,以及中五的宏觀經濟學,如第九題包含市場結構、總需求與總供應、股票集資和本地生產總值等。因此,考生須細心注意問題的字眼,以確保作答的方向準確對焦點。
資料回應 綜合分析
乙部的另一個特色是,題目會運用現實世界的時事、經濟大事為背景作提問。本年度就以香港主題公園、中美貿易問題和過海隧道問題作背景。若考生對這些事件有所知曉,對了解題目會更有幫助。當然,試題並非要求考生完全了解這些時事的來龍去脈,因為為了減低時事的複雜性,考評局也作出一些簡化的假設,如將關稅假設為只為從量、而過海隧道的討論也只聚焦三條過海隧道的其中兩條,讓時事的複雜性不會成為學生作答的過大阻礙。
而自二○一九年起,經濟科試卷增設資料回應題(DRQ),今年已是第二年設有該題型。在資料回應題的眾多分題中,以短文形式作答的分題是佔分最重(今年該分題佔十四分),亦是考生最花時間的。今年該分題要求考生需要就不同持份者(西隧公司擁有者、關注本港市民收入不均的政客、及關注政府收入或支出的政府經濟師等)的角度,撰寫短文以比較「紅隧加價和西隧減價」方案的優劣。無論從哪個持份者角度分析,考生必須運用學習過的經濟學名詞概念(「需求彈性」和「總收入」等),而不能簡單當作一道時事評論題目去回答。整體來說,還是考核考生應用所學作綜合分析的能力。
選修單元 管控時間
至於丙部,無論是選修單元一(微觀)或是選修單元二(宏觀),題目提問涉及的都是試卷較常見的概念和題型。然而,由於考生一般會將丙部放在最後才作答,因此或許會因在作答甲部和乙部時,使用過多時間,導致丙部的作答時間不足。為了避免失去懂得作答的題目分數,考生日後應考時,必須在開始作答時,做好時間管理。
文: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經濟科主任馮漢賢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