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創新駕馭網上學與教

2020-08-18 14:09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疫境之下,為了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能力,以應對復課後於綫上或綫下學習的挑戰,過去的兩星期,筆者邀請一位MetaCoach教練學導師,為十七位教師進行教育專業基礎教練學培訓,過程設置與互動非常創新。

課程開始設立框架,教練散發的親和力鼓勵教師開啟鏡頭。搭上教練的馬車(Coach),經歷了五個早上共十七小時的學習旅程,大家跟隨提問和活動設計,隨着想像的馬車,遊走於個人專業願景目標(Meanings)和實戰行動(Performances)之間。過程中,教師理解與練習這套自我實現和導引的多元策略理念,拉闊了思維的空間與柔韌度,更拓展了網上創新學與教。

課程最終的一節課,參與者各自道出最大的得着。有說視覺、聽覺、感覺和自語型(A、V、K、Ad)表象系統和聆聽、支持、提問、接受和給予回饋等策略,有助其自我認識和了解他人;有說知道自己傾向宏觀思考的特質,要警覺如何在工作規劃上,更精準作準備;有說要發揮「Know nothing」、好奇和專注的聆聽心法,多採用檢視性而後測試性提問。大部分教師均表示過程提供的理論和策略知識,有助大家了解個人的思考模式、用語、表象向度、所處象限等,同時也更認知身邊他人的特質,從而提升人與人之間有效的溝通,幫助教學工作的規劃與推行。「溝通的意義取決於對方的回應」讓一位教師自省,要多從學生角度反思個人的不足與局限;「刻意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讓教師意識得到意志力的重要性,更自覺刻意地運用理念與策略,作實踐過程的操練和反思。

作為組織是次培訓的筆者,欲引進基礎教練學協助教學專業提升,然而因疫情影響而轉為網上授課,慶幸乘上情境專家駕駛虛擬的馬車,讓自身深信的創意教師專業成長願景,能夠通過這套教練學作技術深化,更具體和富策略地落地。當中具備評估規模的系統策略,配以網課語言及非語言技巧,加上背後數碼科技場景的設置和善用,彷彿帶我們進入實境現場和分組學習。為此,筆者希望學界創造條件,

梁麗嬋
作者為學友社理事會理事及資深教育工作者,專注學與教成效及課程設計等研究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18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