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復課代表一切如常?

2020-06-05 10:47

下星期一,中學將全面復課,而小四至小六亦會同時復課。相隔四個月,學生再次踏入校門,想必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停課不停學」,學校在停課期間,紛紛採用電子學習方式,以確保學生學習能繼續進行。然而,畢竟在校園學習與對着電腦學習是兩碼子的事,而學生沒了與同學一起的社交生活,亦令他們錯過了一段美好的校園時光。

復課後的日子,也並非一切如常。首先,課時壓縮。無論是中學或是小學,都由全日制轉變為半天上課。這意味着學生需要在這半天的上課日子,接收更多、學習更多;這種壓縮課堂所帶來的壓力,學校實需要正視。其次,保持社交距離。由於疫情仍未明朗,即使學生開始回校,也要與同學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而學校在教學和活動上,亦有所調節,例如很多課外活動因而被取消。

近年,學校的教學愈來愈講求學生之間的互動。因此,很多相對應的學習法(如合作學習)也盛行起來。現時,為了防疫,種種互動也要暫時讓路。有些學校更明言,如無必要,這段時間老師不宜讓學生分組活動了。當然,亦有部分學校以電子方式繼續維持課堂學習的互動性。例如一人一機,每名學生手持「平板」,安坐自己的座位,也能與其他同學進行分組協作。然而,這種電子形式與平常同學們聚在一起的分組,有很大的不同。

這次疫情,對社會的衝擊固然大,而對教育界的影響亦不少。希望老師和學生在這次機緣更熟練電子教學和學習工具的運用外,亦能從這次非一般的經歷中,體驗和反思科技不能替代實體學校的地方,並更珍惜在校園內師生、生生之間的相處。

馮漢賢
作者為中學經濟科科主任、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獲獎教師、課程發展議會學習領域委員。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6月5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