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針紙醜聞愈挖愈多 衞生署監管粗疏失責

再多一名私家醫生涉嫌濫發俗稱「免針紙」的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而被捕,當局更宣布涉案七名醫生所簽發「免針紙」失效,用行動來傳遞正嚴肅處理事件的訊息,但這並未夠,還應檢視「免針紙」制度紕漏,尤其衞生署監管不力,讓無良私家醫生濫發「免針紙」,造成潛在防疫漏洞,當局須緊盯電腦系統,若發現簽發情況有異常,須從速展開調查和採取行動遏止。  警方在荔枝角道一診所拘捕六十五歲西醫,涉嫌在二至五月間共發出近三千二百張「免針紙」,每張索價三千至五千元不等。今次被捕醫生與本月較早前落網的五名醫生最大分別,是他在幾個月前遭電視資訊節目揭發出售「免針紙」後,便偃旗息鼓,警方現時採取行動,反映非只針對那些仍在出

2022-09-28 00:00:00

減稅放水加息收水 政策矛盾累死英鎊

英鎊匯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急挫,引發金融市場震盪。事緣新首相卓慧思為了救經濟,不惜推出多項民粹式放水措施,結果令市場對英國遏止通脹的能力失去信心,紛紛拋售英鎊。英鎊急貶,對港人來說是憂喜參半,喜的是子女學費變得相對便宜,憂的是在英國的資產大縮水,若想趁此時執平貨更須三思,因英國不顧一切以財政主導經濟,隨時陷入滯脹和債務危機,鎊匯易跌難升。  英鎊兌美元匯價上周五大跌百分之三點六後,昨晨在亞洲市場急挫百分之四點五,低見一點○三五歷史低位,其後反彈至一點○八,但兩個交易日仍累跌百分之四。鎊匯急跌拖累在英有業務的滙控、渣打銀行和長和系股價急跌。逆勢而為博掌聲代價恐高昂  引發英鎊急貶,主因美國聯儲局

2022-09-27 00:00:00

美俄鬥爭不收斂 核戰威脅疑幻似真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三發出動員令,徵召三十萬後備軍人,西方更關注他暗示可能使用核武,美國總統拜登譴責普京核威脅,並指俄國是全球和平最大威脅。使用核武之說目前還可視為口頭恐嚇,怕的是俄羅斯與美國的鬥爭不斷升級,美國和盟友增加軍援烏克蘭、加強制裁俄國,若俄國戰事失利,可能鋌而走險使用威力較小的戰術性核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上月底已警告,現時核風險已處於冷戰以來最高點。一旦動用核武,人人都成輸家,要避免核戰,關鍵是大國要促成俄烏議和,而非為戰事火上加油。  對於俄國會否在俄烏戰事中使用核武,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及俄羅斯前總統、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數月前已明示或暗示或會採用,直至上周四普京發出動

2022-09-26 00:00:00

儲局救火拜登放火 高通脹死結難解

美國聯儲局上周再度激進加息四分三厘,已是連續第三次,預計十一月議息時還會再加四分三厘。儲局暴力加息壓抑通脹,只能削弱需求,另方面拜登政府卻不斷加力制裁俄羅斯,令能源和糧價高升,儲局救火、拜登放火,瘋狂加息遏通脹只會事倍功半,且後遺症嚴重。美國經濟會受打擊,其他國家亦要被逼跟從美國急步加息,以遏通脹和防止資金外流,上周就有六國央行無奈跟美國加息,可能令本國經濟陷入衰退深淵,這反過來亦將加深美國衰退。  美儲局為壓抑通脹,激進加息力度直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今年三月議息會議啟動加息周期,加息四分一厘,五月加息力度增至半厘,其後六月、七月及今次連續三次議息會議都加息四分三厘。儲局點陣圖還顯示,超過

2022-09-25 00:00:00

通關復常踏出一大步 社會各界齊拍掌

在商界和防疫專家不斷發聲要求對外通關下,港府昨天終宣布,由下周一起放寬多項入境措施,包括檢疫安排由現時「3+4」改為「0+3」,意味今後入境毋須酒店隔離檢疫,不但對海外旅客帶來喜訊,更令餓遊已久的港人重燃外遊意欲。當局今次對入境大幅解禁,相信是希望盡快與國際恢復接軌,保住現有優勢不被競爭對手繼續超越,並搞活經濟,但措施仍未足夠,須在穩住疫情下早日落實「0+0」。  港府宣布,下周一起,經機場入境人士毋須酒店隔離,改為三天家居或酒店醫學監測。旅客登機前毋須做核酸檢測,以快測代替;在抵港後於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後,毋須等結果便可搭車回家或酒店,檢測結果若呈陰性,疫苗通行證會轉為黃碼,期間可上班或上

2022-09-24 00:00:00

儲局狂加息增衰退風險 港須通關自救

美國聯儲局議息,一如預期加息四分三厘,會後續放鷹,揚言會繼續重手加息,直至通脹受控為止。儲局為了解決本土通脹,不惜持續激進加息,卻為全球疲弱經濟製造麻煩,多國無奈跟隨,連港銀今回亦不能倖免。雖然港府強調加息不會對樓市造成斷崖式下跌風險,但隨着滯脹風險逼在眉睫,當局應急謀辦法振興經濟,而盡快通關是關鍵所在,不能再歎慢板。  這是儲局今年第五度加息,累計共加了三厘,會後發表的點陣圖顯示,年底前兩次議息還要加息一點二五厘。儲局主席鮑威爾指通脹仍高居不下,誓言會不惜一切遏止通脹,並就持續大幅加息對美國民眾和企業帶來痛苦發出警告,包括失業率上升、股票和樓價下跌、借貸成本增加,但強調這是降低通脹的代價,卻

2022-09-23 00:00:00

普京動員後備軍 俄烏戰事更撲朔

在美歐領袖出席聯合國大會,將發言焦點放在俄烏戰事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卻宣布連串行動,包括動員三十萬後備軍,並揚言不惜動用核武來回應西方的「核敲詐」,令戰事有升級風險。目前推斷戰事出現溢出效應風險是言之尚早,不排除普京正在耍組合拳,以進為退,營造冬季大決戰氛圍,逼使面臨經濟衰退的歐盟進行外交斡旋,好為結束戰事找下台階。普京昨天發表全國演說,宣布局部軍事動員,譴責西方企圖毀滅俄羅斯,並對俄國進行「核敲詐」,強調為捍衞領土完整,會用所有可用的方式回應,絕非虛張聲勢。國防部表示,將動員三十萬名後備軍。營造決戰氛圍冀逼歐斡旋這是俄羅斯自二戰後首次進行軍事動員,令市場大感錯愕。普京在俄烏戰事爆發七個月後才

2022-09-22 00:00:00

中央開綠燈通國際關 港府須做好配套

正當社會要求對外通關聲音愈來愈大,港府表示正積極考慮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安排之際,中央官員首次開腔認為香港可因時因勢調整防疫措施,當局宜把握形勢,盡快鬆綁,先加快接軌國際的步伐,才能發揮本港聯通世界的應有角色,為社會復常和經濟復甦打開新局面。  特首李家超昨天表示,確診有回落象,各部門正積極研究入境人士檢疫安排的調整空間,強調政策方針是盡量擴大聯通世界,與國際接軌,減少檢疫安排為旅客帶來不便,防疫政策絕不走回頭路。與此同時,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在另一場合表示,香港接軌世界,與跟內地通關並無矛盾,港府根據疫情變化和香港實際情況,因時因勢調整和優化防疫政策是無可厚非,意味中央為香港先與國際通關開

2022-09-21 00:00:00

再工業化環環相扣 勿厚創科薄環保產業

香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廠遭逼遷,理由是業主科技園公司要收回廠房作創科再工業化用途,最諷刺是紙包盒回收也是再工業化一員。這不但暴露了港府在推動再工業化政策上厚此薄彼,也凸顯環保政策欠周詳考慮,即使紙包盒回收廠的增值效益不高,但畢竟是推展「無廢城市」的重要舉措,更須以城市管理角度作全盤考量和規劃,更不能只追求創科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而犧牲環保產業。  在元朗工業邨設廠的紙包飲品盒回收紙漿廠「喵坊Mil Mill」,租約將於年底屆滿,早前獲科技園公司通知不獲續約,因工業邨已被重新定位為創新園,支持政府再工業化政策。回收廠創辦人葉文琪擔心不夠時間覓地搬遷,最壞打算是結業,並透露新加坡得悉事件後,已向其

2022-09-20 00:00:00

習普會低調有因 中俄關係沒倒退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四舉行峰會,是二月俄烏戰事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議,會後中方聲明沒有提及外界高度關注的烏克蘭問題,普京又公開承認中方對烏克蘭危機的「疑問和擔憂」,惹來西方忖測中國支持俄國的力度大減。西方當然希望中俄疏遠,以便西方逐一擊破,尤其美歐加力遏制中國下,中俄關係主軸仍是增強合作、共抗西方,中方的疑慮相信只是擔心俄國在俄烏戰事的戰術有否出錯、能否盡早贏得戰爭。  今年二月初普京出席北京冬奧時,曾與習近平舉行峰會,其後爆發俄烏戰事,國際局勢丕變,西方全方位制裁俄國,故外界極度關注習普兩人在今次峰會的互動,會否高姿態展示中俄提升合作、共抗西方。然而,習普會過程甚為低調,兩人亦沒有

2022-09-19 00:00:00

勿糾纏新冠死亡率 加快通關救經濟

新冠疫情折騰世人近三年,世衞日前研判疫情終結在望,或者過分樂觀,但至少讓人彷彿看到曙光,可是港府高層官員近日與專家就新冠疫情死亡率展開罵戰,只會令市民感到難以適從,因疫下大家更關注經濟何時可復甦,而關鍵是在通關,當局不應再糾纏死亡率爭拗,宜審時度勢認真處理放寬入境限制問題,先通國際關,再通內地關,令經濟盡快重拾活力。  世衞總幹事譚德塞日前指,之前一周新冠疫情死亡人數降至二○二○年三月世衞宣布全球大流行以來最低水平,當前處於終止這場疫情最佳情況,雖然疫情終結之日還未到來,但終點在望。他更以跑馬拉松作比喻,指運動員不會看到終點就停下腳步,而是凝聚餘下力量,以更快速度跑向終點,並呼籲民眾不要錯

2022-09-18 00:00:00

正視樹木管理 拆除塌樹計時炸彈

何文田巴富街學校林立,昨天上演一幕大樹塌下壓毀校巴的驚險意外。雖然意外沒造成重大人命傷亡,但事件再次暴露市區內樹木管理欠佳,隨時造成計時炸彈,為了保障市民安全,政府短期內應加強巡查市內所有樹木是否有異樣,長遠要提高樹木管理辦事處(樹木辦)人員專業質素,並改善種植樹木方法。  過往市內不時發生塌樹意外,通常由目擊者憶述事發經過,始終無法繪影繪聲地描述當時情景如何兇險,但今次意外卻有車Cam拍下整個過程,只見一棵逾十米高的鳳凰木突然連根拔起塌下,橫亘倒在整條馬路,壓毀一輛校巴和三輛私家車,令市民猶如身歷其境,感受到塌樹威力的震撼性。首當其衝的校巴,猶幸當時車上沒有學生,否則後果堪虞,事件中僅校

2022-09-17 00:00:00

美重塑對台政策 中美關係更難扭轉困境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周三通過《台灣政策法》,是自一九七九年後最全面調整對台政策的一項重要法案,透過在軍事、外交和其他領域提升美台關係,試圖提升台灣在國際活動空間,阻止北京改變兩岸現狀,是嚴重違反一中政策的重大挑釁,一旦法案成為法例,中美關係恐怕陷入攤牌狀態,令整個亞洲難以穩定安寧。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以十七票贊成、五票反對通過法案,草擬法案的委員會主席梅嫰德斯強調,雖然對法案中具象徵意義的條文作出修訂,但其他有關防衞、經濟內容卻沒有大變動,卻可全面重塑美台關係,尤其是進一步嚇阻北京武力犯台的意圖,有助維持台海穩定。不過,中國外交部卻狠批法案嚴重違反一中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干涉中

2022-09-16 00:00:00

全盤檢視入境防疫 簡化核酸檢測要求

在政府要求市民,尤其長者和兒童加快接種新冠疫苗才能進入處所之際,有內地人聲稱沒打針來港,也獲發臨時疫苗通行證,引起社會熱議,指做法是雙重標準,也易生防疫漏洞。防疫政策未能一視同仁,當局已表明將會因應疫情實際情況作出修正,是與時並進做法,但檢視與旅遊相關防疫政策不應以「唧牙膏」式進行,而應作一次過大檢視,以便捷入境旅客為先,才能保住本港聯通國際的角色。  有經「來港易」的深圳居民日前在內地社交媒體貼文,聲稱自己沒接種過疫苗,上月抵港時仍可獲得臨時疫苗通行證,安心出行程式呈藍碼,可在半年內自由出入主題公園、食肆等表列處所。事件曝光後,引起市民不滿,質疑為何港人和海外入境人士均須打針才能進出表列

2022-09-15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