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直奔校園搶人 就業市場恐「內卷化」
公務員流失情況嚴重,政府昨出新招網羅人才,即日起放寬大學生投考公務員條件,搶閘向大學3年級學生招手。當局與時並進,以更具彈性手段吸納人才,無可厚非,這種從人才期貨市場入手的做法,成效需要時間驗證,而且並非零風險,弊端是同時與私人企業競爭,令人才爭奪戰變得白熱化。 根據一貫政府招聘人手的規定,若入職要求為學士學位,只接受應屆大學4年級畢業生或已取得相關學歷人士投考,但這規定終被打破。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宣布,為吸納有志服務社會人士加入公務員行列,即日起允許大學3年級或將升讀3年級學生投考,意味來屆畢業生也有資格投考9月起接受申請的政務主任、二級行政主任等6個職系的聯合招聘,獲錄取的3年
2023-06-02 00:00:00中國禮待馬斯克 冀挽外資穩經濟
美國電動車巨擘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訪華,獲中方高規格接待,反映中方藉此釋出繼續加力的對外開放訊息,來穩住外商投資,既是對美國脫鈎斷鏈進行回擊,也冀能為增速放緩的經濟注入新動力。儘管外商仍着眼中國龐大市場潛力,但面對着頗多環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大部分外資對華投資寧採觀望態度,不敢貿然妄動。 這是馬斯克3年來首次訪華,此行備受矚目,除了擴建上海車廠,更物色在華設立第二座超級車廠選址,並與寧德時代洽談赴美建設電池廠事宜。但外界卻留意到這位企業家先後與中國外長秦剛、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會晤,甚至傳出會獲總理李強接見。不落重藥救樓市內需難提振 中方給予馬斯克高規格禮遇,相信與他表
2023-06-01 00:00:00家長學校對減叩門位看法不同 勿好心做壞事
適齡學童人口減少,觸發殺校潮,教育局在聽從學界意見後,決定在新學年一律將資助小學叩門位(即候補學位)減少1個,希望可減少學校之間爭奪學生的壓力。新政策原意雖好,卻令家長對心儀學校的叩門機會大減,甚至觸發其安排子女入讀直資學校或私校,反而令弱勢學校收生不足問題變得更嚴峻,加快學校「被殺」的步伐,結果變成好心做壞事。或加速弱勢學校「被殺」風險 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將於下周三公布,教育局向小學校長發信,表示新學年起,決定實施減少小一每班叩門位安排,25人的小班叩門位由2個減為1個,30人的標準大班,叩門位就由3個減至2個。換言之,如果一所開標準班的強勢學校,設有5班小一,過往叩門位共有15個,新學
2023-05-31 00:00:00速訂整全照顧者政策 免倫常慘劇常態化
屯門日前發生「以老護殘」的倫常悲劇,年老父親有感身體日差,企圖謀殺患腦病的殘疾女兒後上吊自殺,令人再度關注照顧者長期缺乏支援下所積累的精神壓力爆煲問題。港府須盡快優化系列支援措施,並制訂整全照顧者政策,讓照顧者求助有門,不會一時想歪而做出傻事。乏支援身心俱疲易爆煲 屯門倫常悲劇並非冰山一角,本月中旬美孚新邨便發生86歲老翁與59歲患有糖尿病殘疾女兒互相照顧倒斃家中事件,去年更發生5宗「以老護殘」、「以殘護老」或「以老護老」演變成「以親殺親」慘劇,當中最轟動是慈樂邨一對年邁夫婦用鐵錘扑死長期患病的女兒,以及灣仔一名男子刺死長期臥的老父後縱火自殺。 虎毒不吃兒,為何慈父可狠下毒手殺女,兒
2023-05-30 00:00:00加強器官捐贈教育 防造謠者擾亂捐者初心
本港近月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個案出現不尋常飆升,當局責成警方調查當中是否涉及違法行為。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昨天在兩個不同場合發聲,澄清調查只針對造謠者,並就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加強解說,冀能釋除市民不必要疑慮。要提升器官捐贈率,當局可仿效部分國家經驗,長遠考慮以「預設默許」制(opt-out)取代現行「自願捐贈」制(opt-in)。加強解說跨境互助機制釋疑慮 盧寵茂接受傳媒專訪,表明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不會因近月的謠言而叫停,其後更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出席「大愛恩人」春祭活動,向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致以崇高敬意。他在這兩場活動釋出幾個重要訊息。 第一,對警方調查範圍作出澄清,以免引起市
2023-05-29 00:00:00中美晶片戰升級 考美國和解誠意
在中美晶片戰中,中方一直處於捱打地位,上周日終於作出反擊,禁止訊息基建設施營運者採購美企美光產品。中方在此時出手,因有信心取得可替代晶片,更關鍵的是中國借此測試美國拜登政府是否有誠意緩和中美緊張關係,並反擊西方七國集團經濟脅逼中國的行動。中美晶片戰會否全面開打,還看美國總統拜登是否講一套做一套,要繼續加力打壓中國。以國產或南韓晶片取代美光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上周日宣布,美企美光在華銷售的產品未能通過網絡安全審查,依法禁止關鍵訊息基建設施的營運者採購美光晶片,包括聯想、浪潮集團等中國最大伺服器製造商,近日已要求供應商供應不再含有美光技術的模組。 中國選擇在此時出手,有重要的時機考慮。其
2023-05-28 00:00:00圖書下架增糾偏機制 避免亂港者搞局
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圖書館最近下架了大批圖書及錄影材料,當中連一些非政治書籍也不能倖免,引起輿論批評做法未免過了火位,有點粗疏。港府亦認識到政策執行時有偏差,正作出調整,館藏經審視後若內容沒有問題,將可重新上架。市民期望當局通過優化糾偏機制,圖書館在檢視館藏時拿捏有度,不會再犯矯枉過正的問題。 審計署上月發表報告,建議公共圖書館加強檢視館藏,以維護國家安全後,康文署遂加快審視工作,對涉嫌內容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的書籍,均須立即下架以作檢視,讓下架書籍不斷增加,據說已有逾200項遭下架。下架的不止政治評論書籍,一些政治人物的所有作品,不管內容是否涉及政治也要全面下架,例如已故民主黨黨鞭司徒
2023-05-27 00:00:00美債限鬧劇不息 加快「去美元化」步伐
美國債務違約危機進入最後一周倒數階段,白宮與共和黨眾議員的談判仍膠着,評級機構惠譽將美國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令違約風險憂慮充斥市場。不過,兩黨只是繼續在玩膽小鬼博弈,看誰先讓步,故很大機會像往年般在死綫最後一刻前達成協議,以鬧劇收場。縱使危機最後化解,但美國政府若不採取行動削減開支,一味提高債務上限,只會削弱美債的吸引力。兩黨玩膽小鬼博弈大限前妥協 提升債務上限談判本周初曾暫現樂觀氛圍,總統拜登縮短亞洲之行,趕回美國與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談判,但進展甚微,共和黨議員更質疑財長耶倫指聯邦政府最快6月1日沒有足夠資金支付所有帳單,將導致違約,旨在製造大限危機感,逼他們妥協。共和黨擺出不
2023-05-26 00:00:00謝鋒遲來履新 望給中美關係帶點暖風
中美高層近日重啟對話之際,作為「美國通」的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抵達美國履新,被媒體視為中美關係「解凍」的契機。謝鋒的遲來到任,為當前冰封的中美關係發出破冰信號,但在美國朝野遏華大氛圍下,讓中美關係解凍卻是極具挑戰,相信他會迎難而上,憑藉其在美的人脈關係,促進與美國各界人士保持密切交往,避免中美關係持續螺旋式下降。美大選臨近政客打「中國牌」爭選票 謝鋒履新,填補現任外長秦剛1月離職時懸空逾4個月的空缺,別具象徵意義。須知道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來,除了在1995年台灣領導人李登輝訪美,北京召回駐美大使李道豫兩個月,駐美大使職位從沒像今年懸空這麼久。謝鋒抵埗後不諱言,中美關係面對嚴重困難和嚴
2023-05-25 00:00:00國泰公關災難止血一時 強化員工培訓才是長策
一段有關國泰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涉嫌歧視非英語乘客的錄音曝光,不但引來內地網民口誅筆伐,更成為全城熱議話題。為了盡快平息這場公關災難,國泰即時快刀斬亂麻,將涉事的3名空中服務員解僱,但這並不夠,還須加強機組人員的培訓,確保對所有乘客提供一視同仁的專業服務,以保住形象。 有乘客日前乘搭一班由成都飛往香港的航機,遇到不愉快經歷,決定向國泰投訴,並在內地社交平台貼文指控國泰空中服務員歧視內地乘客,還上載有關錄音佐證。事緣該乘客坐在後排靠近空中服務員備餐休息處,不斷聽到空中服務員用英語和粵語抱怨,當中有人取笑有內地乘客試圖用英語單詞索取毛氈,卻誤說成地氈,有空中服務員笑稱「若你不能以英語說出毛氈,
2023-05-24 00:00:00捐贈器官非兒戲 惡搞登記名冊可恥
正當港府與內地商討就設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之際,近期卻有人在網上發起抵制跨境器官移植,呼籲他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申請。捐贈器官本來是一件充滿大愛的善事,但有部分人因偏頗狹隘思維,要求審視受惠者身分,明顯是將器官捐贈政治化,剝奪病人增加合適移植器官配對並重獲新生的機會,是損人不利己的行徑,當局須予以譴責,同時亦要加強宣傳解說,避免其他人被偏頗言論動搖,作出取消登記的兒戲行徑。建恆常跨境機制中港病人皆受惠 衞生署指,留意到近期到中央名冊網站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數字有異常情況,由去年12月至今年4月,共有5793個取消登記,當中逾半是根本從未登記卻申請退出或重複取消的無效取消申請,單是2月份無效
2023-05-23 00:00:00中美外交擂台戰 中亞助華抗西方打壓
中美過去幾天各自主持重要國際峰會,外界視為外交打擂台,皆因美國糾集西方七國集團以反經濟脅逼為由,向中國施行經濟脅逼,中國則召開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強化與中亞國家政經合作,助中國從西面連通中東、非洲和歐洲,突破美國在中國東面的圍堵。中國雖無意打外交戰,但為了落實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全球共同富裕的理念,並抗衡美國打壓,都不得不上擂台,與美國打外交戰。七國集團明顯口不對心 以美國為首的七個西方發達國,上周五至周日在日本舉行七國集團峰會。七國集團聲明雖表明,要跟中國建立「具建設性和穩定」關係,其政策提案「並非旨在損害中國,也非尋求阻撓中國經濟進步和發展」,但七國明顯口不對心,聲明內容嚴詞反對中國在
2023-05-22 00:00:00債務屢陷違約邊緣 美國威信真能燒不盡?
雖然外界相信,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可在6月1日美國債務違約的死綫前,達成協議提高債務上限,然而美國屢次爆發債務上限風波,反映黨爭已步向非理性,不惜以國家利益為談判籌碼,成全球民主反面教材,且兩黨擦槍走火導致美國賴債的風險亦正升溫,損害國際對美債及美元的信心,最終亦可能反噬美國根基。 美國財長耶倫近期一再警告,美國最快在6月1日將無錢還債,出現債務違約。若美國賴債,不但打擊美國政府聲譽、導致政府部分部門關門,且將觸發美國債市、股市和美匯暴跌,重挫美國經濟,並拖累全球。正因美國賴債的代價極度嚴重,外界相信阻撓提高債務上限的共和黨,終會與民主黨籍總統拜登在死綫前達成協議,提高政府舉債上限。 然而上
2023-05-21 00:00:00尖子拒內地生合宿 暴露香港文化包容力弱
為促進宿友融合,香港大學準備安排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合宿,卻遭到本地學生激烈反對,指彼此相見好同住難,易生摩擦。表面上這是兩批學生有文化和生活習慣差異的個案,但實際上卻反映香港受高等教育年輕一代本土主義問題仍然嚴重。香港是個開放、多元化的國際城市,作為未來社會棟梁的大學生,應廣交朋友,擴闊生活圈子,重振香港多元包容核心價值。本土主義作祟縮窄朋友圈 港大宿舍委員會日前向舍監發通告,指下學年起,舍堂辦公室將會為入住2人及3人房的一年級新宿生分配室友,盡量配對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同住。學生代表批評校方事前沒諮詢過他們意見便通過新政策,有違程序公義。 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問題癥結並不在於港大宿舍委員會有否表
2023-05-20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