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施压」得啖笑 中国不慌埋枱谈关税

特朗普周二对记者说,美国会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表现得非常友好,达成协议后就会大幅下调关税。这种温和的说法,跟他最初的杀气腾腾完全不一样,也让全世界看清,其「交易的艺术」不过如此。所谓「关税海啸」曾令世人闻风丧胆,之后不断打折扣,威胁越来越弱,现在已彻底沦为笑话,实际上没有一个被针对的大国屈服。以后他再祭出甚么「极限施压」,也很难吓唬人了。  事后检讨,特朗普究竟错在哪里?首先是高估美国的实力,战线拉得太宽,当他不分青红皂白向几乎所有国家宣战时,这些受害国必有动机联合起来,集体作出抵制,这个形势是美国无法招架的;之后,他向部分国家开出暂缓90日的「优惠」,以为可以诱降,却发现在这个短暂的缓冲

2025-04-24 00:00:00

特朗普削联储局独立性 制金融炸弹祸全球

特朗普再一次批评美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减息速度过慢,甚至用上「大输家」、「太迟先生」等情绪化的名词去羞辱对方,两人关系之恶劣,已是清楚不过。事件背后是白宫和美联储之间的博弈,金融市场担心后者的独立性会受损,沦为一个专门服务特朗普政治议程的附庸机构,道指在前天泻近千点就印证了这种担忧。假如特朗普继续施压,甚至在有法律争议的情况下将鲍威尔革职,那么金融市场陷入动荡,并非危言耸听。根据经济数据确定息率  特朗普2.0上任3个多月,以关税战为主的「逆全球化」措施,重挫美元资产多年以来的信誉,长远而言,甚至会对美国金融霸权造成深远影响。短期来说,美国面临着物价飙升、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这点主流经济学家已

2025-04-23 00:00:00

任内力推中梵关系发展 未能建交成方济各遗憾

教宗方济各逝世,享年88岁。由于他前一天才与美国副总统万斯会见,在圣伯多禄广场向民众挥手,大家都以为他正在康复当中,想不到突然蒙主宠召,多少令人感到意外。  对于方济各的一生,各种各样的评价都有——西方世界自然非常关注他对特朗普、资本主义、全球暖化、同性恋等问题的看法,但另一个绕不开的议题是中梵关系。方济各对中国态度友好,这一点众所周知,更为难得的是,他还顶着不少批评,以具体行动力推中梵破冰。尽管方济各未能亲眼见证中梵建交,但毕竟争取到《主教任命临时协议》,这算是一项不小的阶段性成绩。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意识形态的缘故,中国和教廷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撇除1970年短暂到访香港(

2025-04-22 00:00:00

调整交通收费有理 时机欠佳执法须有情

政府日前提出3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加费建议。其一是「理顺」电动私家车牌照费的架构和水平,将现时按重量收费改为按功率收费,但实际效果就是调高牌费,与汽油车的水平拉近。其二是调整交通违例定额罚款,当中违例泊车「牛肉乾」由每张320元增至400元,其他多种违例事项罚款额加幅更高达50%。其三是调整路旁停车位收费表的收费水平,由每15分钟收2元增100%至4元。  该3组建议仍有待立法会通过,预定今年底至明年初分阶段实施。而根据《预算案》公布,当局亦正在以「用者自付」原则,检视各条政府隧道及主干道的收费水平,包括考虑将一些现为免费的隧道及路桥转为收费,今年内向立法会提交检讨结果。4费齐加,而且部分加

2025-04-21 00:00:00

中美对待企业态度迥异 增中国致胜本钱

中美经贸战争越打越烈,美国总统特朗普除狂加中国关税外,还多方面攻击中国,包括加强限制高端晶片出口中国,以图封杀中国高科技。相对美国高压本国企业,中方却邀请辉达行政总裁黄仁勋访京,商讨加强合作。在中美贸易战中,美方与商为敌,漠视本国企业利益,中国则为外资及内企营造更好营商环境,以抵御冲击。美国国力比中国强,特朗普却不断自制敌人,令上下离心,正自削实力,中国则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增加对抗本钱,在此消彼长下,可令中国胜算更高。辉达面临约55亿美元损失  黄仁勋上周四应中国邀请,3个月内二度访华,并与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何立峰表明,欢迎辉达等美企深耕中国市场,黄仁勋则回应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愿发挥

2025-04-20 00:00:00

平衡保育与发展 积极推动生态游

位于西贡万宜水库东坝附近的破边洲观景台年初落成,让游人可以更清晰和安全地观赏以六角石柱闻名的破边洲岛屿,以及同样壮观的水库大坝美景。加上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对附近景色和麦理浩径的宣传,近月每逢周六日及公众假期,该处都被本地人和内地客「逼爆」,往来路径经常出现塞人、塞车、小巴站大排长龙等问题。  为了避免同类事件再发生,从而改善旅游体验和创造更多商机,有地区人士、旅游业界和立法会议员等,纷纷提出不同的改善建议,包括加密小巴班次、扩阔道路、容许小贩摆卖、增建公厕和营地等设施,以至完善邻近的西贡白腊湾码头和相关配套,通过水路来疏导东坝的陆路交通,顺带推广出名水清沙幼的白腊湾及西贡的其他景点。西

2025-04-19 00:00:00

打压哈佛损害高等教育 特朗普自削美国软实力

特朗普早前以高等院校出现「反犹」活动为由,要求哈佛大学改革,包括允许联邦政府监督招生和招聘程序、审核意识形态、取消多元包容政策等等。他在遭到拒绝后,先是冻结给予哈佛的22亿(美元,下同)联邦拨款,再威胁取消其税务豁免优惠。这一斗争的本质,说穿了就是特朗普强逼哈佛配合他的政治议程,不听话就千方百计打压。如此蛮横的操作方式,和他强逼别国屈服可谓如出一辙。竞选期间痛批「觉醒教育」  传统上,美国政府很少插手高校教授甚么、研究甚么或雇用哪些教授。但政治立场极端保守的特朗普,完全无视这些规矩。事实上,早在竞选期间,他已屡次批评高等院校的所谓「觉醒教育」(woke education)。校方自然也明白

2025-04-18 00:00:00

华府保护主义碍营商 港美民间互动不能断

特朗普发动了一场几乎无人可以幸免的全球关税战,就连长年对美录得贸易逆差、没有「占美国便宜」的香港,亦被课以145%关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港商出口成本激增,实质上阻断了贸易,这一状况确实很难在一时三刻内改变,但在夹缝中寻找机遇还是有必要的。香港总商会将于4月下旬访问美国,约见当地商界代表,就是一次在民间层面寻找突破口的举动,只要操作得宜,相信有助解说香港的实际情况,同时确保港美民间经贸交流孔道不致于完全闭塞。  美国除了对香港徵收巨额关税,此前还制裁了多名中港官员,至于传闻中的关闭香港驻美经贸办,恐怕亦非杞人忧天。如果说美国当局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不怀好意,显然合乎事实。目前,美国和

2025-04-17 00:00:00

外部威胁与日俱增 维护国安港人有责

最近美国发动了一场超大规模的关税战,升级了对中国的战略围堵,这一切令昨天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想传达的讯息,变得更加突出。夏宝龙主任说美国是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最大黑手」、「蛮横霸道、无耻之极」,语调非常严厉,因为对美国温良恭俭让,早就不再是一个现实选项。中美博弈肯定是会持续的,香港作为国家一部分绝不可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必须与国家共同进退,妥善应对所有来自美国的威胁。  过去一段时期,香港发生过占中、旺角暴动、黑暴等具颜色革命特徵的大型政治事件。如果还有人觉得它们与美西方无关,那真是幼稚得无药可救。在那些事件当中,反中乱港分子那么猖狂,主因是香港长期欠缺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社会

2025-04-16 00:00:00

中概股遭美国驱赶 回流香港好事非坏事

最近有美国记者披露,特朗普政府考虑将在当地上市的中概股除牌,美国财长贝森特亦有类似的讲法。假如中概股真的受到排挤,那完全是意料中事,毕竟在中美关系全面恶化的当下,哪怕中国公司依法依规正常挂牌,特朗普政府亦会找荏,阻截它们取得美国资金。但从好的角度看,如果中概股真的被逼退,它们的落脚地很可能是香港,客观上有助壮大香港金融市场的阵容,那真是特朗普送给我们的一份大礼!  对许多内地企业而言,美国毕竟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能在当地上市,是一件非常「威水」的事,但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当中美关系良好,相安无事;但当中美关系转差,风险陡增——早于「特朗普1.0」时代,华府曾将超过100只在美上市的中

2025-04-15 00:00:00

关税「褪軚」丑态毕露 中国沉着应战不急出牌

特朗普又一次退缩——继暂缓关税90天后,再豁免向智能电话、手提电脑、晶片、太阳能电池等科技产品徵收所谓「对等关税」。他尚未接到习近平主席的电话,立场早已不断后撤,最初的来势汹汹亦不复见。事到如今,所谓史诗式「关税核战」已沦为笑话,对贸易夥伴的打击只会越来越小。如果说特朗普聪明反被聪明误,恐怕并不准确,因为由一开始,发动这场关税战根本就谈不上聪明,完全是一记昏招。有勇无谋高估自己  美国的政治经济结构很复杂,总统权力虽然很大,却不得不受到种种制约。制约之一是资本力量。特朗普就职时有一群华尔街和矽谷巨头「撑场」,其实他们才是老板。这些巨头在过去一周亲身体会了全球关税对股市、债市、汇市的打击,自

2025-04-14 00:00:00

特朗普关税蛮干 催化美债危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三突然煞停狂加全球关税行动,表面上集中火力打压中国,实际则是美股连日暴跌外,加上美国债市濒临爆破,特朗普被逼转軚。然而,特朗普暂停乱加关税,美债息仍居高不下,只因不少投资者及外国政府对特朗普失去信心、对美债失去信任,正撤离美国,特朗普若无法恢复市场信心,美债及金融市场风暴恐将爆发。全球央行减持美债 引爆忧虑  特朗普本月初宣布对全球185个国家及地区狂加关税,各国要缴付10%基准关税,其中70多个更被恶意徵收11%至50%对等关税,特朗普多次扬言狂加关税绝不更改,甚至有消息指他可能暂缓对等关税90天,他直斥为假新闻,殊不知突然宣布暂缓对等关税,「假新闻」顿成真。  特朗普

2025-04-13 00:00:00

世局剧变考验香港韧性 主动破局靠灵活取胜

特朗普原先针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的关税措施,打击对象基本上已收窄至中国。香港作为国家一分子,自然无法置身事外。过往香港凭藉高度开放取得成功,如今却面临小额包裹寄不出、出口商难出货,甚至驻美经贸办可能被逼关闭的风险,这一切都考验政府和业界的应变能力,以及香港的韧性。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香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能够在过往多次考验中站稳阵脚,继而取得瞩目成就,靠的是审慎应对和灵活变通。困难重重不宜过度乐观  关税战开打以来,对香港前景抱悲观态度的意见不在少数,但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看法。有人说,香港坚持零关税定位,就可以取得很大的贸易优势,可以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购物天堂和避税中心;也有人认为,

2025-04-12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