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天蕙炮火中緊抱人道法

2024-09-23 00:00

柳天蕙專注人道救援工作多年,盼為有需要人士帶來希望。
柳天蕙專注人道救援工作多年,盼為有需要人士帶來希望。

烽火連天的蘇丹,陷入一場延續500日之久的內戰,逾萬人死亡,1000多萬人流離失所。無國界醫生法律顧問柳天蕙見證蘇丹人民受戰火蹂躪、疾病肆虐和糧食短缺的慘痛遭遇,以國際人道法為依歸,在談判桌上與交戰雙方周旋協商,爭取救援物資和人員的通行許可,時刻與時間競賽。在這片充斥殺戮的土地上,她亦看到人性的光輝,深信人性的善良仍然存在,即使前路有障礙,只要人心依舊,光明終會穿透黑暗。
當世界聚焦俄烏戰事和加沙衝突之際,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的內戰已持續超過500天,引發前所未有的人道危機,已有1.8萬人因而喪生,逾1000萬人流離失所。那些輪迴在戰火裏的人,面對無差別攻擊、疾病肆虐、糧食嚴重短缺等多重困境。聯合國最新報告確認,蘇丹北達爾富爾州的扎姆扎姆難民營陷入饑荒,另有13個地區面臨饑荒風險。

有關危機被視為國際援助的失敗,親身參與人道救援的柳天蕙坦言,蘇丹的情況遠超國際的想像,聯合國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於去年4月撤離當地,不再分發糧食予營內難民,僅餘無國界醫生留守,及至今年1月底,該組織發出警報,指難民營已突破營養不良的緊急警戒線。儘管聯合國和其他救援組織有所回應,但蘇丹政府和交戰方截斷重要的運輸路線,情況進一步惡化。

柳天蕙作為無國界醫生的法律顧問,今年初前往蘇丹,成為談判桌上唯一的亞洲面孔,與聯合國、當地政府和交戰方周旋。她說,與聯合國談判的最大挑戰,在於蘇丹是聯合國的成員國,更着重於政府的立場。而與政府和交戰方博弈,雙方均以不同原因,例如保障人員安全為由,阻撓醫療人員和物資的通行, 她苦笑說:「當時間流逝,禁令一再延長,就會明白聲稱保障安全的說法只是藉口。」
蘇丹慘況歷史以來最差

她舉例,去年10月蘇丹政府實施禁令,禁止運送外科手術物資至被快速支援部隊控制的喀土穆醫院,理由是不希望受傷的士兵獲得治療,惟當地先後遭遇大規模襲擊,大量無辜婦孺受害,該醫院是區內唯一有運作的手術室,有關禁令已違反國際人道法,無奈經過長時間磋商,當局仍堅持維持禁令,最終醫院資源耗盡,被逼關閉,平民也無法獲得所需治療。

一個個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無數生命正在消逝。柳天蕙強調,人道救援的宗旨是中立、獨立、不偏不倚,不會理會交戰雙方的身份及政治立場,「我們只想盡快為有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救援。」在艱苦的談判路上,她和同事不懈地以國際人道法,與交戰雙方協商,力求取得通行批文,確保救援人員和物資順利抵達目的地,有時更需與當地駐守檢查站的前線士兵溝通,以減少誤擊的發生。

她神情凝重地說,物資車隊不時被無故扣留,甚至被大肆搜索和洗劫,只能耐心地與對方協商。與此同時,前線人員遭受持續騷擾、恐嚇和毆打,舉例醫護按醫療診斷安排救援順序,惟某一方為讓士兵和戰士更快 獲得治療,甚至將醫護扣留。根據無國界醫生的紀錄,該類牽涉醫護人員的威脅發生超過60次。

「500天內發生了很多事。」柳天蕙搖頭慨歎,雙方交戰的空襲、無差別攻擊,已嚴重影響平民,在不同地方發生針對特定種族的暴力,醫療系統崩潰,爆發霍亂,再加上糧食不足,已有逾2600萬人嚴重營養不良,「我們每分每秒也在與時間競賽,每過一天就有更多人因得不到醫療和物資而死亡。」
貧困之家物資分予他人

「與其說難以理解,我更感到唏噓。」柳天蕙輕歎,各組織和聯合國不斷呼籲國際關注蘇丹的慘劇,但世人將之視為司空見慣,「可能大家認為蘇丹打仗和有饑荒是尋常事,但我們現在看到蘇丹的情況,真的是歷史以來最差的。」她不諱言,談判也未必能改變交戰雙方的想法,無疑令她深感無力,但隨即提醒自己,「這件事是我們應該要做的,水滴石穿,要懷着這份信念努力。」

所幸的是,在充斥殺戮的土地上,她也見證了人性的光輝。她難忘齋戒月結束禁食時,街頭巷尾不論貧富,自發地在街上鋪蓆,不吝嗇地將所有物資拿出來分享他人,即使自己家徒四壁,還招呼路過的她一同享用,「我覺得很感動,每個國家有各自的問題,但人性將彼此連結起來,這也是我多年來一直堅持人道救援的原因。」

柳天蕙讀國際商業出身,曾在銀行界和廣告公司任職,2005年加入無國界醫生(香港)任職籌款總監。對該組織了解越多,她更能體會前線工作的重要性,毅然轉投國際救援團隊。多年來,她先後在中亞塔吉克斯坦、馬來西亞、利比亞和白俄羅斯,擔任項目統籌和項目總管等,除上陣救援,亦積極向政府和決策者提出倡議。

其中,她在馬來西亞駐守長達5年,負責無國界醫生在當地展開的首個項目。根據聯合國去年統計,在馬來西亞的羅興亞難民及尋求庇護者約有10萬多人,惟當地政府沒有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及議定書》,故羅興亞人不被認定是難民,作為非法移民,無法工作、求學和求醫,需躲藏社區內,隨時面臨被捕和拘留的風險。
一封信助羅興亞難民

她與當地政府展開游說,望能改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生活處境。疫情期間,她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馬來西亞政府不要將載有羅興亞難民的船隻推回海上,「老實說,我沒期望會奏效,但當地衞生部門注意到這封信,主動與我聯繫討論可以採取的措施。」最終,船隻被允許靠岸,並由無國界醫生團隊提供醫療篩查和人道援助。

「也許有人認為,這些事發生在遙遠的國度,與我們無關。」柳天蕙深信,人性本善,只要仍有希望,便會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她希望,未來有機會到阿富汗展開人道救援工作,「在這個政權下,作為女性救援人員,展示獨立、中立、不偏不倚的救援精神。可能我這樣想很天真,但這就是我想做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