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指新田環評 程序專業公開透明

2024-05-20 00:00

環保署指環評建議的措施已足以彌補工程對生態的影響。
環保署指環評建議的措施已足以彌補工程對生態的影響。

環境保護署上周五(17日)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同日長春社、綠色和平及香港觀鳥會發表聯合聲明稱「極度失望」,質疑港府只為「發展護航」。環保署昨日作出7點反駁,強調環評程序科學專業、公開透明,已充分考慮各方資料和意見,確定符合所有法定標準和要求,才批准環評報告。

對環評中的附加條件被批評是「小修小補」,未能對應大規模填平濕地造成的生態破壞。署方稱,已參考上水至落馬洲鐵路工程經驗,透過積極管理提升魚塘濕地生態功能及承載力,證明生態補償的有效性。環評提出合併魚塘、設置人工棲息島及調降魚塘水位等建議,以創造及提升環境質素及容量,又引述香港觀鳥會資料,稱單靠調降魚塘水位已提升雀鳥數目達19倍,現時環評是保守假設提升45%,足以彌補相關生態影響。

對環團質疑僅留70米闊的飛行路徑未能緩解對米埔隴鷺鳥林和繁殖鷺鳥影響,署方反駁已作12個月生態基線調查,涵蓋鷺鳥林及夜棲地上空的雀鳥飛行路線,及已考慮因覓食地損失或干擾,對白鷺和蒼鷺繁殖造成的間接影響。另目前途經屯門公園、香港十大鷺鳥棲息地之一的屯門河,其飛行廊道亦僅75米闊,故預留70米通道已很足夠。

環保署續指,環評已對施工造成的潛在生態影響制定緩解措施,包括設隔音屏障、分階段於非候鳥出沒季節施工等,重申土拓署在擬議的生態友善魚塘建造工程展開之前,也不會展開項目中的填塘工程。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