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校園舒適圈 助SEN人士解鎖職場

2024-04-17 00:00

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離開校園後,投入職場時面對不少挑戰。
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離開校園後,投入職場時面對不少挑戰。

中學文憑試開考,莘莘學子為升讀心儀大專院校刻苦學習,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也不例外。儘管政府有為SEN人士提供升學就業支援,相關學生脫離校園舒適圈後,投入職場仍面對不少挑戰,有專門取錄SEN學生的中學開設職業導向課程及安排實習機會,讓同學對職場有更多了解和準備。有學者認為,除了SEN人士自我增值,提升社會的認知和接納度也是重要一環,期望能夠雙管齊下,讓他們全面發揮所長。 

在融合教育政策下,SEN學生遍布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以2022至2023學年為例,分別有逾3.1萬名及近4500名SEN學生就讀公營普通中學和特殊教育中學,過去6個學年的學生人數也持續上升。

政府一直為SEN學生提供支援,如教育局鼓勵學校全校參與,透過三層支援模式照顧SEN學生,局方編製的《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運作指南》也要求學校設立機制,透過生涯規劃教育,加強相關學生對自己及社會發展的認識,以裝備學生升學和就業。此外,勞工處指,轄下的「就業展才能計劃」鼓勵僱主聘用、培訓及支援殘疾人士,合資格僱主可獲發津貼;社會福利署亦言,透過津助非政府機構提供多項職業康復及訓練服務,讓殘疾人士從中學習如何適應一般的工作要求。然而,根據統計處於2019年至2020年進行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統計調查,18歲至64歲的殘疾人士當中,非從事經濟活動的比率高達55.7%,為全港人口相關佔比(26.6%)的2倍,其中以溝通能力有困難的比例最高,接近80%。

綜合多方面意見,部分學校對SEN學生的援助仍未到位,亦未能進一步銜接至職場,令SEN青年離開「舒適圈」後面對不少困難。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關志健指,部分學校未有把教育局發放的津貼完全投放在SEN同學上,在校老師及社工的培訓仍有待加強,如個別教師實踐融合教學的技巧未夠熟練,會在全班同學面前問是否需要特別考試模式等,做成標籤效應。他續說,SEN年輕人往往需要針對性的就業準備支援,以更認識和掌握市場,惟學校生涯規劃卻沒有指向性的支援。
需較長適應期 克服人際關係

有SEN家長坦言,部分同學面對環境轉變,需要較多時間熟習。「自閉兒生命建立發展社」創辦人Wallace指,不論升讀大學抑或踏入職場,SEN學生都需要較長適應期,如大學學習模式跟中學截然不同,職場文化又較校園複雜,有社交障礙的自閉症人士或時常碰壁,「他們需要好大勇氣才能克服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有曾聘用SEN人士的公司也說,建立共融職場甚有難度。他舉例,自閉症同事講求原則、較守規矩,如合約上列明午膳時間為1小時,必定會準確地用膳1小時,當同僚提早返回工作崗位準備,或顯得該SEN員工「偷懶」;有智力障礙的人士不懂拿捏距離、說話直接,如首次跟同事見面已近距離觀察別人工作,甚或詢問同事們的年紀、薪酬。他坦言,同事欠缺跟SEN人士相處的經驗和理解。

為解決上述問題,有主要取錄SEN學生的常規中學開辦職業導向課程,並安排學生實習,讓學生為畢業後投身職場作好準備。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為SEN學生提供職業技能科課程和高中階段選修科目下的資歷架構課程,涵蓋烘焙技能、資訊科技支援及康體服務等範疇,並安排中六學生在畢業前參與為期7周的實習計劃,累積實際工作經驗。
主流學校規劃課無考慮特殊需要

炮循與智庫「MWYO青年辦公室」合作,探討該校應屆畢業生在實習前後及畢業後的職業發展信心、行為或技能的自我評價,並聽取各實習企業主管對SEN同學的評價。該報告指,整體SEN青年面對缺乏切合職場需要的技能、職場適應力較低的困難,而普遍主流學校的生涯規劃課程或未有考慮他們的特殊需要,加上社會及僱主對SEN缺乏理解,致他們投身職場後較易離職。有主管反映實習生持續進步,儘管患有自閉症及智力障礙的同學表現較其他實習生遜色,只要有適當的支援,他們仍然能夠達到工作要求。

負責撰寫報告的MWYO助理研究員朱城鋒坦言,希望更多僱主明白,為相關同學作出工作調適並不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及人力。他舉例,有些學員記憶力較弱,其主管把工作流程寫在字卡上,已達提醒作用;有公司容許SEN同學有較長休息時間。他指,部分學生或未能清楚表達需求,可以預先準備「個人需要小冊子」,主動跟公司溝通互相配合。

另外,有大學團隊為企業提供培訓,提升員工與不同類型殘疾人士相處的技巧。關志健跟城市大學的團隊推展「共融在職場(DEI@Work)」 計劃,並開辦殘疾就業共融基礎課程,讓參與企業的主管和員工領略如何跟SEN同事相處,加大SEN人士投身職場的機會。他指,英國政府近年亦有推出相關共融計劃,目標增強僱主聘用殘疾員工的信心,鼓勵他們改變思維,招募、培養和挽留殘疾人士。
冀增資源助員工認識殘疾人士

他指,明白政府、社福機構和學校等各方面都致力達至共融,卻甚少有資源協助企業員工去認識殘疾人士,「單方面從殘疾人士出發協助就業並不足夠,同時需考慮於同事和主管的角度出發,雙管齊下,才能使殘疾人士順利進入職場,發展所長。」

教育局回覆指,局方持續發展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了解個人的興趣、能力及志向,培養正面的態度和價值觀。為協助SEN學生準備將來升學就業,局方曾舉辦「活出豐盛計劃」,讓SEN同學參與工作體驗及參觀大專院校,並按患自閉症高中生的強項和興趣,舉辦「強項為本課程」。局方續說,有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活動,以認識相關學生的生涯規劃服務、升學就業輔導技巧等,而學校亦需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合適的升學及就業輔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