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權會:盲從暑熱指數或生悲劇

2023-12-29 00:00

工業傷亡權益會促請當局在職安監管上做好把關。
工業傷亡權益會促請當局在職安監管上做好把關。

本港工業意外頻生,未計昨日機場地勤設備公司發生的意外,今年已至少發生22宗致命工業意外,造成23人死亡。工業傷亡權益會表示,今年政府修訂《職安條例》,希望等待法庭完成一些案件的判決,數年後能見成效,令意外可減少。權益會又認為,實施已半年的暑熱指數漠視工人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如僱主盲目依從指引或易生悲劇。

根據勞工處數字,前年、去年和今年(截至本月20日),分別錄得25、25和22宗致命工業意外,當中建造業分別佔23、17和19宗(20人死亡)。權益會幹事劉家樂表示,該會今年跟進74宗職業死亡個案,以猝死的人數最多,涉18人。高處墮下或離地意外佔13宗,仍是每年死亡事故的重災區,較多是從樓層孔洞墮下,或搭棚架時墮下等,有5宗死亡意外與吊運相關。

劉家樂表示,權益會今年也跟進10宗涉及政府部門的死亡個案,強調政府理應比其他機構更着重職業安全,奈何過去一年情況仍十分嚴重,希望當局在職安監管上做好把關。他又提到,今年有3宗觸電死亡事故,以及有2人在9月8日世紀黑雨時於上班途中和工作期間被水沖走致死,此情況在過去相對少見。

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指,今年吊運意外頻生,但吊運是建造行業常見工序,在工地安全系統中亦有相關安全指引可依循。她冀望當局確保所有地盤嚴格執行指引,同時加強員工安全程序培訓。對於惡劣天氣意外,她認為當局應發出全港停工令,保障非緊急服務人員的生命健康,而不是像現時依賴僱主和僱員協商,因在行業約定俗成下,不少僱員需冒險上班。

蕭倩文提到,今年5月實行的暑熱指數的原意,是希望前線工友在酷熱的工作環境下,可獲足夠休息時間,但現時如已提供風扇、吹風機等,就可對沖員工的休息時間,實有違原意。此外,部分室內如廚房等環境,難以依靠室外天氣監察來釐定,權益會得悉有廚師在工作期間猝死,但當時的室外溫度並不高。
指實施半年指數漠視實況

權益會又指,過去涉及多宗工業意外的精進建築,被政府從承建商名冊中除名,一些涉及嚴重事故的意外,當局亦高調地以誤殺等刑事方向去追究責任,可見政府在追究職安責任的力度有所加強。加上今年通過《職安條例》的修訂以加強阻嚇力,雖然現時意外不見得減少,但蕭倩文相信這與法庭至今沒有一宗修例後的判決有關,期望數年後可見成效。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