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合作 港企促開放數據
2023-11-01 00:00今年《施政報告》提倡進一步推動「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包括推動區內為研究或試驗採集的數據和樣本交流等政策。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院長秦嶺指,中國目前將不少行業重要數據,如生物數據、人體和血液樣本等列作敏感資料,難以跨境使用,窒礙創新。他指,香港在不少研究領域上有「很多沉澱」,惟受限於實驗成本高昂、臨床測試規模細等先天不足,才沒法發揮,若數據互通平台實現,日後研發產品可更「一步到位」。
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3年前落戶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秦嶺指國家非常重視香港的原創性,預計河套香港園區2025年落成時,將是「關鍵節點」,有望透過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突破深港數據不互通的隔閡,達到「本港創意,內地研發」。
內地開實驗室 港企難申請
落戶中大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專攻益生菌產品的生物醫學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曾志謙指,內地有大量門診及住院病人,有利進行大型臨床研究,「以招募320人作首期研究為例,若在港進行時間必相當漫長,且不少人會中途退出。」但他指,國內開實驗室需第3方牌照,港企難以申請,且精於生物數據分析人才不多,若數據能跨境可做好分工,「如內地採集樣本,可交由香港實驗室分析。」
深較多工程師 市政府有補貼
香港嘉達科建(香港)及嘉達雲科技(深圳)董事長兼創辦人林沛東指,香港人才偏重於金融和投資,反而深圳有較多電子科技人才和工程師,工資是本港的一半,加上中大有免租優惠,深圳巿政府有政策每年補貼約十萬至百萬元,均令營運成本大減,「香港巿場的智慧消防產品動輒索價數十萬至百萬元,我們產品可壓低到數百至數千元。」惟因中港數據不通,林沛東指研發時需用2套智慧平台及數據庫,加上兩地慣用的物聯網技術不同,也構成障礙。
他指,因本港消防處未有管轄可燃氣報警器等產品,在內地實踐經驗反有利在港推銷,「內地街道辦已用我們系統,當偵測到火警或有毒氣體外洩,系統會自動通報,以便跟進。」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