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合作 港企促开放数据

2023-11-01 00:00

中大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考察团。香港嘉达科建(香港)及嘉达云科技(深圳)智慧消防系统示范,演示泄漏煤气。
中大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考察团。香港嘉达科建(香港)及嘉达云科技(深圳)智慧消防系统示范,演示泄漏煤气。

今年《施政报告》提倡进一步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包括推动区内为研究或试验采集的数据和样本交流等政策。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秦岭指,中国目前将不少行业重要数据,如生物数据、人体和血液样本等列作敏感资料,难以跨境使用,窒碍创新。他指,香港在不少研究领域上有「很多沉淀」,惟受限于实验成本高昂、临床测试规模细等先天不足,才没法发挥,若数据互通平台实现,日后研发产品可更「一步到位」。

中大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3年前落户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秦岭指国家非常重视香港的原创性,预计河套香港园区2025年落成时,将是「关键节点」,有望透过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突破深港数据不互通的隔阂,达到「本港创意,内地研发」。
内地开实验室 港企难申请

中大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补充,内地病人数量与本港属「不同量级」,加上中国是世界工厂,大湾区比香港有更多基础工程人才,且不易因移民等因素流失,「工艺设计毋须动用硕博级人员,熟习精密机械加工的工厂更重要。」专攻手术辅助机械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的刘云辉指,香港优势在于更易吸引国际人才,创意发想更佳,日后数据互通便能与深圳精准分工。

落户中大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专攻益生菌产品的生物医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曾志谦指,内地有大量门诊及住院病人,有利进行大型临床研究,「以招募320人作首期研究为例,若在港进行时间必相当漫长,且不少人会中途退出。」但他指,国内开实验室需第3方牌照,港企难以申请,且精于生物数据分析人才不多,若数据能跨境可做好分工,「如内地采集样本,可交由香港实验室分析。」
深较多工程师 市政府有补贴

香港嘉达科建(香港)及嘉达云科技(深圳)董事长兼创办人林沛东指,香港人才偏重于金融和投资,反而深圳有较多电子科技人才和工程师,工资是本港的一半,加上中大有免租优惠,深圳巿政府有政策每年补贴约十万至百万元,均令营运成本大减,「香港巿场的智慧消防产品动辄索价数十万至百万元,我们产品可压低到数百至数千元。」惟因中港数据不通,林沛东指研发时需用2套智慧平台及数据库,加上两地惯用的物联网技术不同,也构成障碍。

他指,因本港消防处未有管辖可燃气报警器等产品,在内地实践经验反有利在港推销,「内地街道办已用我们系统,当侦测到火警或有毒气体外泄,系统会自动通报,以便跟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