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還原孔孟 只需「切己」

2023-08-24 00:00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更是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被奉為「萬世師表」、「至聖」的孔子沒有留下著作和記錄。由弟子記錄其言行的《論語》傳頌多年,被歷代讀書人奉為經典。孟子為孔子的繼承者,被奉為「亞聖」。這樣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和傳記,甚至連著作也沒有留下的時候,我們應如何解讀呢?商務印書館的新書,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潘銘基撰寫的《孔孟以後的孔孟》就認為,後世無法真正了解孔孟,但孔孟卻活在現世。

漢代因社會整體氣氛尊崇儒術,司馬遷、班固等紛紛為孔子寫生平和以孔子為根據。《史記.孔子世家》是漢人認識孔子的趨向,是後人考察孔子生平的關鍵。班固則以《論語》的教誨及評價為根據,編寫了《漢書.古今人表》,把古人按德行分成九等。雖以《論語》為本,但部分內容亦非孔子意願。在《論語》中,子貢曾問孔子是否為聖人,孔子認為自己並非聖人,充其量只是學而不倦。然而,司馬遷在〈太史公曰〉中以「至聖」稱孔子;班固在〈古今人表〉中亦列孔子於第一等的上上聖人。可見漢代的「造聖」已非孔子本意。

雖說今人已無法還原最初的孔孟,但並不代表孔孟思想已經過時。重讀經典是重新審視過往的思想,並得到新的角度。孔孟的周遊列國看來是為了求職,但隨着揭示孔孟與君主之間的相處,讓人明白到其實孔孟不受重用只因不肯枉尺直尋,孟子的迂闊其實是堅守原則的表現。孔子的「因材施教」,直至今日,教育界仍然提倡對有特別需要的學生提出適切幫助。閱讀經典,就是尋找可學習的地方。

全書分兩部分。作者先以漢代和六朝為例,指出經過後世的重讀,不同典籍詮釋孔孟的方式都不同,孔孟已不復當時面貌。後半部分,作者認為孔孟之道亦與現代社會適切,重讀目的在於重新審視、重新解讀。作者引用多本典籍,從文句中找到實證,是適合大眾閱讀的學術書籍。望能在閱讀中「切己」,從經典中學習。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