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港大研新療法 助脊髓損傷修復

2023-08-17 00:00

劉艾佳(左)表示,新療法的細胞排斥風險較低,治療後的復原程度更大。
劉艾佳(左)表示,新療法的細胞排斥風險較低,治療後的復原程度更大。

(星島日報報道)因脊髓損傷而行動不便甚至癱瘓的病人,治療或見曙光。城市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團隊早前研發基因改造神經幹細胞,經動物實驗後,證實能激發神經再生修復的能力,或可令病人恢復活動能力。負責研究的城大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劉艾佳指,新療法帶來的復原程度將比現有方案更大,亦可減低治療期間的免疫排斥風險。

脊髓損傷的病人失去部分甚至全部活動能力,源於脊髓損傷後,大腦無法傳遞神經訊號,控制肌肉肢體活動和感覺機能。現時通過移植人體多能性幹細胞誘導產生的神經幹細胞,雖然有助治療脊髓損傷,但病人復原程度有限。
可減免疫排斥風險

由城大和港大醫學院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改造移植的神經幹細胞基因後,有效增強人體神經幹細胞在惡性微環境中的耐受性和神經元分化能力,並可在較短時間內重新建立脊髓通路,從而恢復神經訊號傳輸,讓病人重拾肢體活動能力和感覺。團隊採用脊髓嚴重損傷的大鼠模型,測試研究成果,發現接受新治療方式的大鼠步行時姿態良好,印證大鼠的指尖末端運動能力已恢復;在網格步行測試中,亦能將腳掌放於正確網格。

負責研究的城大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劉艾佳指,新療法採用的基因改造神經幹細胞,可從人體自身細胞例如皮膚細胞和血細胞中生成。她稱相比採用胚胎幹細胞治療的方式,新療法可避免使用胚胎幹細胞引起的倫理問題,細胞移植時的排斥風險亦會減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