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日出康城校地 改重置東華兩校

2023-07-24 00:00

日出康城校地空置長達20年後,建校計畫終於敲定,並掛起「預定學校用地」的告示。
日出康城校地空置長達20年後,建校計畫終於敲定,並掛起「預定學校用地」的告示。

(星島日報報道)推出至今「曬太陽」逾20年,將軍澳日出康城擬建中小學「一條龍」新校的用地,建校計畫終於落實。教育局擱置原先計畫,改為重置東華三院屬下兩所中小學,不再「結龍」,新校舍最快2028年底落成,以配合日出康城與將軍澳第137區發展。有康城家長認為新校舍日後即使落成,家長仍多選擇跨區升學。
空置長達20年的康城校地,在「晉海」與「領都」之間,面積近13000平方米。當局2002年推出,2004年批予東華三院興建設60個課室的「一條龍」中小學,但區內學額多年供過於求,以致建校計畫一拖再拖,期間東華曾建議改為直資辦學,但未獲當局接納。當局日前更新校舍分配資料,鐵定校地改為重置沙田馬鞍山的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以及葵涌麗瑤邨的高可寧紀念小學。
配合區內人口增長

教育局回應指,因應學齡人口持續下跌,規劃未來學位供應以「軟着陸」為目標,逐步有序調節學校數目,經詳細考慮,決定重置兩所現有資助學校,而非設立新校,亦不會「一條龍」辦學;日出康城預計2027年全面竣工,屆時約7萬人居住,加上政府正規劃將軍澳第137區,擬建5萬個住宅單位,2030年起陸續入伙,預計總人口達13.5萬人,有實際需要開辦公營中小學。

當局預料後年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新校舍最快2028年底落成,兩校9月新學年入讀新生與現有學生,將在原校畢業,不受重置安排影響。

黃鳳翎中學在1977年創校,1989年遷至馬鞍山現址,設26個課室及12個特別室。高可寧紀念小學同於1977年創校,屬火柴盒校舍的舊式屋邨學校,先後於2006年興建新翼,2018年利用毗鄰另一火柴盒校舍擴校,設24個課室及18個特別室。東華三院回應指,兩校新校舍將各設30個課室,並沿用現有校名;重置後兩校會推出新課程,在校舍設計、教學規劃及課程發展上,亦充分配合學生需要。
跨區遷校不「結龍」

家住康城,兒子將升讀幼稚園高班的家長許先生,認為兩校對中產家長吸引力有限,暫未見到兩校重置後的發展計畫,相信大部分家長仍選擇跨區升學。他曾翻閱黃鳳翎中學的學校報告,發現畢業生在文憑試考獲「33222」比例不高,「我不是非名校不可,但遷校到新社區,起碼要有一定水準。」

教育工作者工會主席黃建豪認為,家長不應過分針對學校的收生組別,而學校在跨區重置後,一般會因應校情與區情訂立策略,重新發展學校特色,「東華三院始終是具規模的辦學團體,資源不少,發展有一定信心。」他亦指,西貢及將軍澳區多年來面對收生不足的問題,兩校是外區遷入,影響仍待觀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