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傾向置業多過租樓

2022-12-20 00:00

年齡介乎34歲至41歲香港人,置業意欲最強。
年齡介乎34歲至41歲香港人,置業意欲最強。

(星島日報報道)儘管本港銀行跟隨美國加息之後,加重業主供款壓力,但置業依然是普遍香港市民的願望。世邦魏理仕以問卷方式,向全球超過2萬名從嬰兒潮一代到Z世代的受訪者進行調查,當中包括1010名本港市民。調查發現港人傾向買樓多過租樓,當中年齡介乎34歲至41歲的早期千禧一代,置業意欲最強,超過70%渴望置業。
世邦魏理仕以問卷方式向全球超過2萬名從嬰兒潮一代到Z世代的受訪者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及購物偏好,調查包括1010名本港市民。調查顯示,港人傾向買樓多於租樓,有35%受訪者有意在未來兩年內搬屋,比例較前兩年的22%有所上升。有意於未來兩年內搬屋的受訪者當中,58%打算自置物業後搬遷,26%受訪者計畫租住私人住宅,擬與他人合租及計畫短租的比例則各佔8%。

調查又發現,近40%受訪港人希望搬到更接近核心地區。調查顯示,早期的千禧一代港人、即年齡介乎34歲至41歲人士,置業意欲最強,有72%人士渴望置業;其次是X世代群體、即年齡介乎42歲至57歲的港人有置業意欲。世邦魏理仕認為,即使本港貸款利率不斷上升,但一班潛在買家,包括財務較穩定的年輕家庭及專業人士仍有置業能力。 
40%受訪港人望搬近核心區

調查續指,隨着新冠疫情提高港人對健康及安全的考量,有近70%受訪港人認為,能夠提供健康優質及安全的物業管理質素,屬考慮住屋環境的最重要因素,比例遠高於全球的56%及亞太地區的65%。世邦魏理仕估計,由於香港人口稠密,生活環境及居住面積小,因此優先考慮居住健康及安全性。
港人重視便捷速遞及外賣

此外,調查發現交通因素亦是港人考慮住屋的最重要條件之一,遠高於租金及樓價。隨着混合工作模式成為關鍵趨勢,居住地點是否方便派遞物流,以及家中專用工作區,已成為港人選擇居住地點重要因素,比例同樣遠高於全球和亞太地區居民。

世邦魏理仕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陳錦平表示,在過往兩年,遙距工作政策及憂慮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令香港人更多時間留在家中。隨着混合工作模式成為主流,與全球和亞太地區的受訪者相比,港人選擇居住地方時,會更加考慮該處是否便捷處理速遞及食物外送服務,以及家中是否有專門為工作而設的空間。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