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與過去的美麗邂逅
2022-07-18 00:00
最近我有幸受到邀請,參觀七月新開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最深印象的是「凝土為器」展廳,展示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當中六十六件更是國家一級文物,是國寶級文物數量最多的展覽廳。北京故宮借出的文物異常珍貴,據館長稱基於文物保護等考慮,部分只會展出數個月,此行實在大開眼界。
她成長於出了名溫柔婉約的浙江杭州,一九六三年北大考古畢業後,直接被派駐西北大漠的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在無水無電的環境下做研究工作,兒子出生後也送予中原丈夫家人照顧,一家分開二十多年,熬過了當時傳統文化被摧毀被貶低、財政資源極度缺乏的艱難時期,一九九八年當上了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女性院長至現任名譽院長,所有相知均尊稱樊錦詩為樊先生,道盡了她比漢子還硬朗的經歷和能耐。
這個活生生的藝術博物館,從東晉起,經歷十六國,到隋唐盛世,以至元代止千多年來的文化藝術結集,隨着絲綢之路的經商重要性下降而淡出歷史舞台。被遺忘及封塵多個世紀,在二十世紀初才在無意中被發現,又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被損害搶奪,滄海桑田後終於得到了國人的重視。有點像被火山瞬間埋沒的意大利龐貝城那樣,將歷史凝滯在一個時代,讓你穿越時空發掘久遠的華夏文化演變,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考古學上的瑰寶。
高瞻遠足的樊先生,早於八十年代末即提倡「數字敦煌」以平衡保育與推廣,致力開發並監督洞窟內壁畫與雕像數碼化的工作,在九十年代的科技是超越想像的艱巨工作。默默耕耘的團隊花了三十多年來改進完善、推出互聯網資源平台,讓這些貴寶的數碼影像得以展示在全世界學者以至廣大市民的眼前,確立了敦煌石窟在全球的考古學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當年她作為呂獎得主受訪時,鼓勵大家在遇上困難時不要害怕,說她「就是在不斷碰到困難,不斷探索,不斷地去學習,不斷進取,不斷地去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令我印象尤深,困難就是她生活的老朋友,永遠存在,成了她一直學習,超越挑戰的努力泉源。
石窟的數碼化與改善,到今天都仍在繼續,一代一代人的接棒。逾八十高齡的樊院長,到現在還是「拉着皮箱到處說莫高窟的傳道人」,因為敦煌就是她的人生。
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