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常逼爆 港府研「兩地一檢測」
2022-07-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港人於深圳灣口岸過關,不時出現擠塞問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指,相關擠塞問題源於本港與內地核酸檢測方式不一,因應相關情況,港府正朝「兩地一檢測」方向研究。他表示,內地現時採用「標準核酸檢測」,旅客過境後可到酒店等候結果,一般需時六至八小時;但本港則採用「快速核酸檢測」,旅客過境前須「檢測待行」,最快半小時至一小時就有結果。他稱,為免病毒輸出至深圳,已盡量採取與內地標準一致的核酸檢測安排。
盧寵茂:「紅黃碼」無追蹤功能
盧表示,雖然本港整體接種率達到九成,惟重點人群接種率仍未達到要求,其中八十歲以上長者有三成未曾打針,僅三成五人打齊三針,故呼籲重點人群包括長者及患病人士等,盡快接種疫苗。
政府日前提出,在「安心出行」推行「紅黃碼」制度,並轉為實名制,盧寵茂表示,「紅黃碼」只是用來識別高風險人士,包括確診者和入境人士,強調沒有追蹤功能,其他市民毋須實名登記。他指出,醫衞局昨日開始向居家隔離人士派發電子手環,由於派發可能有延誤,或者有人會違例除下手環,因此要透過「紅碼」提供第二重保障。
立法會議員梁熙認為,如香港與深圳的核酸檢測標準能夠達至統一,應有空間壓縮為「兩地一檢測」,希望政府能夠盡快研究並落實以「兩地一檢測」方式,減省離境市民在香港口岸進行一次檢測程序,有助節省兩地的行政效率及成本,又加快市民過關時間、減低不便。
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董事黃利寶向本報表示,目前本港的社區檢測中心採取與內地相同的傳統核酸檢測,而口岸的「檢測待行」就採取快速核酸檢測。他表示,兩者的差別主要是在於實驗室中的檢驗方法,其中兩者所採用的試劑及儀器亦有不同。而靈敏度方面則視乎很多因素,但傳統會較快速準確,「可以差幾個CT值」。
他表示,知道曾有過境人士,曾於本港採用快速檢測呈陰性,但回到內地再做檢測則呈陽性。黃利寶表示,兩種做法是「針無兩頭利」,如使用傳統核酸檢測,入境人士就需要在口岸等待較長時間,當局需要作協調。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