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古代中國人「國民身分認同」的傳承

2022-05-18 00:00

近日,受某青年團體的邀請,主講一課中國歷史,主題是「何以為中國?」,主辦單位給予的自由度很大,隨我設定具體內容。心血來潮,靈機一動,我便試着講一下,到底古代中國人的國民身分認同是怎麼樣的。

所謂「國民身分認同」,或者說「民族身分認同」,這些都是現代西方社會科學概念,古代中國是不可能存在這種說法的,但不等於不能使用這類概念來重新看待古代中國。人們常說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之類讚語。誠然如此,但筆者反而想提醒另一個往往被忽略了的方面,如孔夫子所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歷史與文化傳統之大道,是要靠人去發揚和傳承的。而這種歷史文化之大道,就構成了古代中國人「國民身分認同」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和心理基礎。古代中國人區別誰是「我者」,誰是「他者」,早期並不如像同時代的西方和中東文明那樣強調民族、種族,而更多是強調文化的認同。光是在竹簡書冊上寫着歷史文化,既不足以傳承後世,甚至連在古代也不可能形成區分「我者」與「他者」的自己獨有的身分認同。必須要有人自覺去傳播發揚,才能構成文化的傳承和國民或者民族身分(兩者不完全一樣,後面再談)的確立。

這裏有幾個基本的論點,是關乎古代中國人身分認同的:
以文化區分「自己人」「外人」

第一、早期古代中國人是以文化,而非民族來區分甚麼是自己人,甚麼是外人。這裏所謂的文化,既包括明顯可見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更包括指導這些衣食住行風俗慣的價值理念。古人自稱華夏,華,指有服章之美;夏,指有禮儀之大。前者借代了衣食住行,後者則代表了風俗習慣價值理念。上古時代中國人,尤其先秦時代,就是以此來區分你我……與我們生活習慣一樣的,服膺相同禮儀及其背後理念的,我們就是自己人。不同,則是外人。即《左傳》所言的「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裔和夷相通,就是指不是華夏的人,生活習慣和價值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古人有很高的道德優越感,華夏是代表文明程度更高的,居住在大地中央,而分布在四方的裔夷或者夷狄,則是從價值理念到生活習慣都是野蠻落後的。

所謂的民族,當然其實不同民族之間也必然存在生活習慣和價值理念的巨大差異,但同時也可能存在一個非常顯著可見的差異:外貌生理特徵上的不同。比方說,西方所處的地中海沿岸,橫跨歐亞非洲、歐洲拉丁白種、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黑人,和中東遊牧民族之間的外表生理特徵存在非常顯著的差別,所以古代西方的「我者」與「他者」的區分,更強調民族。

但上古時代的中國,無論是華夏,還是夷狄,這種外表生理特徵上的差別可能遠遠沒有西方那麼顯著,差別更多是體現在中原農耕和四方遊牧兩種不同生產方式所衍生出來的生活習慣之不同,這遠比外貌差別更加顯著。因此,在古代的中國或者東亞大地上,不太執着與民族之別,更多強調「夷夏之辨」,也就是生活習俗和指導這些生活習俗的價值理念之別,而後者也很大程度是源於農耕和遊牧兩種不同經濟生產方式所造成的。
鄧飛
中學校長
立法會議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