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古代中国人「国民身分认同」的传承

2022-05-18 00:00

近日,受某青年团体的邀请,主讲一课中国历史,主题是「何以为中国?」,主办单位给予的自由度很大,随我设定具体内容。心血来潮,灵机一动,我便试着讲一下,到底古代中国人的国民身分认同是怎么样的。

所谓「国民身分认同」,或者说「民族身分认同」,这些都是现代西方社会科学概念,古代中国是不可能存在这种说法的,但不等于不能使用这类概念来重新看待古代中国。人们常说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之类赞语。诚然如此,但笔者反而想提醒另一个往往被忽略了的方面,如孔夫子所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大道,是要靠人去发扬和传承的。而这种历史文化之大道,就构成了古代中国人「国民身分认同」的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心理基础。古代中国人区别谁是「我者」,谁是「他者」,早期并不如像同时代的西方和中东文明那样强调民族、种族,而更多是强调文化的认同。光是在竹简书册上写着历史文化,既不足以传承后世,甚至连在古代也不可能形成区分「我者」与「他者」的自己独有的身分认同。必须要有人自觉去传播发扬,才能构成文化的传承和国民或者民族身分(两者不完全一样,后面再谈)的确立。

这里有几个基本的论点,是关乎古代中国人身分认同的:
以文化区分「自己人」「外人」

第一、早期古代中国人是以文化,而非民族来区分甚么是自己人,甚么是外人。这里所谓的文化,既包括明显可见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更包括指导这些衣食住行风俗惯的价值理念。古人自称华夏,华,指有服章之美;夏,指有礼仪之大。前者借代了衣食住行,后者则代表了风俗习惯价值理念。上古时代中国人,尤其先秦时代,就是以此来区分你我……与我们生活习惯一样的,服膺相同礼仪及其背后理念的,我们就是自己人。不同,则是外人。即《左传》所言的「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和夷相通,就是指不是华夏的人,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古人有很高的道德优越感,华夏是代表文明程度更高的,居住在大地中央,而分布在四方的裔夷或者夷狄,则是从价值理念到生活习惯都是野蛮落后的。

所谓的民族,当然其实不同民族之间也必然存在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的巨大差异,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个非常显著可见的差异:外貌生理特徵上的不同。比方说,西方所处的地中海沿岸,横跨欧亚非洲、欧洲拉丁白种、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黑人,和中东游牧民族之间的外表生理特徵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所以古代西方的「我者」与「他者」的区分,更强调民族。

但上古时代的中国,无论是华夏,还是夷狄,这种外表生理特徵上的差别可能远远没有西方那么显著,差别更多是体现在中原农耕和四方游牧两种不同生产方式所衍生出来的生活习惯之不同,这远比外貌差别更加显著。因此,在古代的中国或者东亚大地上,不太执着与民族之别,更多强调「夷夏之辨」,也就是生活习俗和指导这些生活习俗的价值理念之别,而后者也很大程度是源于农耕和游牧两种不同经济生产方式所造成的。
邓飞
中学校长
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