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病徵確診者可出院 林緯遜:傳播力較低

2022-02-10 00:00

(星島日報報道)確診數字以倍數上升,檢疫及隔離承受巨大壓力。有市民投訴外傭在快速測試呈陽性後,要求回到家中等候送院,憂慮在家中造成感染;衞生防護中心的網上資料亦顯示,有病人自本月三日確診後仍未送院;醫管局又安排沒有病徵的病人出院。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見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在確診數字持續上升下,治療設施一定會出現飽和。他認同當局更改出院條件,認為已留院五至七日的病人傳播力較低,安全系數相對高,不過剛確診的病人在大廈造成的傳播風險大,在現有情況下應盡量避免讓新病人進行家居隔離,以減低其他居民感染風險。
確診病人三日仍未入院

至於有專家近日提出以緩疫取代圍堵的政策。林緯遜認為,現時政府所採取的控疫措施「無得揀」,需盡量壓止疫情的數字,以避免出現更大規模的爆發。他指,長遠而言的確要讓新冠病毒變成風土病,但是前提是接種疫苗的人數,特別是院舍的接種率要達到高水平,才可令疫情可以「遠着陸」。他指,即使推行「與病毒共存」的新加坡以及歐美,亦要求長者有較高的接種率,以減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城大推算第五波25萬人感染

大批市民近日接種新冠疫苗,接種中心及私家診所出現爆滿情況。林緯遜認為再提早疫苗氣泡的執行日期,在操作上會有困難。當局目前應多解說清楚嚴峻形勢,盡量呼籲市民前往打針。在社交距離上宜長痛不如短痛,考慮嚴厲措施,以避免疫情進一步惡化。

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昨在電台節目表示,如果以農曆新年前的水平收緊防疫措施,將市民的社交活動減少二成半,推算第五波疫情可能總共會有大約二十五萬人確診。而明天開始收緊的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將限聚令收緊至兩人,如果能成功將社交活動減少四至五成,相信可以令感染人數減少,但最終確診人數仍然受市民是否抗疫疲勞等因素影響。

阮相宇亦說,疫苗接種率是疫情是否回落的重要因素。按照現時的接種增長率,估計到本月底或下月初第五波疫情才會到達高峰,到時確診數字才會回落。建議當局將接種第二劑和第三劑疫苗的間距縮短至三個月,以縮短疫苗保護力的空窗期。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亦表示,三至四星期後本港將會達九成接種率,預料屆時傳播將會減緩。他又稱,不反對全民禁足強檢一星期,但前提是保障數以百萬計市民的膳食安排。袁國勇又認為,如隔離措施飽和,建議允許輕症病患留家,而長期病患、沒有打疫苗、長者等需要受保護、且人數不多的一群,則可居住竹篙灣、檢疫酒店等設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