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勿一錯再錯 迷途知返可重生

2021-09-27 00:00

民主黨昨舉行特別會員大會,討論是否參加今年立法會選舉,最後沒有作出表決,而是交由中委會處理,如有人報名參選,再開大會決定。該黨昨天不一錘定音,顯示仍在十字路口徘徊,因為參選與否關乎黨的存亡,如果再行錯棋,將走上絕路,永難回頭。民主黨過去十多年有過風光的時刻,曾經是泛民第一大黨,但在激進浪潮牽引下,一再犯路線錯誤,且愈錯愈深,終於陷入生死懸一線的困境,它能否在新選舉制度下爭取到生存空間,延續黨的生命,取決於會否痛定思痛,迷途知返,回到當初的信念與目標,若然如此,仍有機會重生。

華叔拒激進化 原路線遭背離

回首前塵,民主黨的升沉跌蕩,確令人慨歎不已,一些認識該黨多年的人都深深感到,如果現時的黨員願意回到當年的原點,從頭開始,未必不能再創一番事業。民主黨在發展初期,有幾個特點,一是採取溫和理性路線,以合法手段爭取改革;二是保持與政府和建制派協商解決民生問題;三是願意與中央對話,接受妥協。

創黨領導人司徒華是確定上述路線的重要人物,當年他一直堅決抗拒激進派的影響,例如二〇一〇年社民連與黎智英等推動立法會泛民議員辭職,舉行「五區公投」,他就極力反對,並多次警告盲目行動的遺害,終於阻止了民主黨參加。在那段時間,民主黨提出了「政制改良方案」,並與中聯辦高層直接對話,終於爭取到「超級區議會」的立法會選舉新方式。

如果民主黨能保持這策略,繼續與中央和特區政府理性協商,政制進一步循序變革,是極可能發生的事,但二〇一四年該黨受戴耀廷與黎智英等引導,發動違法佔領行動爭取政改,成為了該黨走上激進不歸路的轉折點。

佔中爆發後,行動迅即被學民思潮、學聯、本土派等激進組織騎劫,民主黨完全失去領導地位,只能靠邊站淪為配角,卻要為違法惡果「埋單」。但該黨領導層當時仍深信黎智英、戴耀廷和李柱銘的判斷,認為大規模抗爭可逼使中央退讓,所以一直跟隨着激進派愈走愈激。

到了兩年前的反修例動亂,民主黨為了保住議席與選票,加上背後「金主」黎智英的操控,以及迷信外國支持的威力,在激進路線上更加「走火入魔」,由過往的爭取改革「異化」為與中央鬥爭,繼而認同分離主義,最後與黑暴分子裏應外合,在議會與街頭展開「暴力」革命,衝擊主權。

到這地步,民主黨已走進了死胡同,即使中央堅決止暴制亂,制定《香港國安法》打一場主權保衞戰,該黨部分人仍然執迷不悟,相信戴耀廷提出的「攬炒十步曲」,基於此參與立法會初選。這次盲目最後一擊終於碰壁,以致全盤皆落索。

走火入魔陷困境 應深切反思

到如今,如果民主黨成員能夠痛定思痛,深切反思,應該明白現時的困境是一錯再錯所造成,而這並非該黨的初衷。雖然選舉制度出現了大變革,但民主黨只要能迷途知返,回到當初的溫和理性路線,認同愛國愛港立場,遵從《憲法》與《基本法》的原則,願意扮演建設性反對派角色,則仍有參選的空間。

對民主黨而言,這並非「轉軚」,而是返回原點,恢復當年許多創黨成員如司徒華等的信念。歷史證明,他們作為溫和改革者和愛國者,切實發揮了推動變革與改善民生的作用,這樣的反對力量,在未來政治架構中也是需要的。

有泛民人士不甘心在建制派主導下當少數派,但也有人指出,許多年來泛民一直都是議會內的少數,為何不可繼續發揮少數影響力?

民主黨元老黨員李華明說,如果一個政黨不參選,就應該解散,因為政黨失去代表性、認受性與監察政府的角色,便等於沒有了生命。這是發人深省的至理明言,值得民主黨全體成員深思。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