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須突破樽頸 誘因要加碼

2021-04-13 00:00

世界各國愈來愈知道,接種疫苗是走出疫境的最有效方法,而近期的數據也證明了這點,所以多國正展開「鬥快」競賽,連已成功控疫的內地也急起直追,希望盡早建成免疫屏障。然而,香港雖購了充足疫苗,接種率卻極低,至今只有近六十萬人打了第一劑,如不加速推高接種人數,突破樽頸,反彈風險將難以根除,經濟吊鹽水狀態只會繼續下去。社會早有聲音認為應增誘因谷接種,但政府一直未有行動,特首昨終於推出「疫苗氣泡」,將打疫苗與放寬食肆等限制掛鈎,料會起到鼓勵作用,但遠遠未足夠,還須在各方面加碼,才可加速市民接種。

英以招數見效 港府應跟隨

相對於許多國家,其實香港已很幸運,購得的疫苗足以為全民施打,可是至今接種第一劑的市民只佔人口約百分之八,距離百分之七十的目標甚遠。究其原因,一是許多市民受到不科學的負面訊息影響,產生心理陰影,遂抱觀望態度,看別人打後有無問題,才決定是否接種;二是政府在推行疫苗計畫之初,沒有一套有效的推動策略,欠缺動員力與足夠誘因,只提供基本訊息,由市民自行考慮,結果被一些「異常事件」拖慢進度,接種數字維持在低水平。

一些國家打疫苗的速度極高,秘訣是以利誘之,所謂「利」,主要是生活上的方便,讓民眾可從限制中回復正常,例如英國與以色列就是採用這招數,前者發出國內通行的「疫苗護照」,已打疫苗的國民可看球賽和表演、進入遊樂場和博物館等,後者更可讓國民全面「自由行」。香港政府過往謹小慎微,不敢貿然出招,即使早有人提出種種誘因建議,都沒出手,到近期見計畫陷於樽頸,才決定轉向效法英以的策略,雖然遲了,但方向是對的。

以食肆而言,如果員工打了疫苗後可放寬入座人數,以及延長營業時間,對食肆增加生意將大有幫助,而打了疫苗的人客可於特別區域八人同桌,也多了生活樂趣,相信有鼓勵作用。但政府如想加大推動力,單是食肆鬆綁並不足夠,必須擴大至其他範疇,例如酒吧、文化藝術表演、婚禮與宴會等。政府正考慮是否批准的活動,如郵輪遊等,只要輪上員工和乘客都有打疫苗,就容許經營,相信也有助推動接種。

如這關闖不過 清零遙無期

在種種誘因中,最有效的是憑疫苗記錄通關,政府應與內地和一些低風險國家當局商討,如港人接種了疫苗,加上檢測屬陰性,便可縮短隔離時間,甚至豁免,倘若在這方面有突破,打疫苗的市民必會增加。

香港疫情能否徹底斷尾,關鍵在七成市民都打疫苗,正如中國疾控中心專家王華慶所言,接種率愈高,免疫屏障就愈牢固,反之,病毒變種就會加快,疫情又再反彈,難以回復正常生活。內地即使已清零,最近也加快施打疫苗,香港仍在危險線徘徊,政府更應用盡方法催谷疫苗接種,如果闖不過這關,清零將遙遙無期。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